视频|红安:让特殊群体住有所居

云上黄冈报道(红安台 石杰)住有所居是群众最迫切的需求,也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那么在农村,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困难群体,他们没有劳动能力,没有经济来源,无依无靠,这个群体就是我们常说的“五保户”。 为了解决这个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近年来,红安县加快实施“五保户”危房改造工程。 这眼看天越来越冷,这项工作推进得如何呢?我们一起来关注。

初冬的午后,记者来到了红安县建成投入使用的第一个村级幸福院——七里坪镇福德桥村幸福院。干净整洁的院落里,住宅区、生活区以及其他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刚刚搬进这里的五保老人们正围坐在一起,看着电视聊着天。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让老人们连连称赞。

七里坪镇福德桥村五保户 周金秃:村书记、院长他们照顾的都很周到,吃、喝都没得说,蛮舒服的,全靠国家政策好,比家里住着还强些还喜欢些。

七里坪镇福德桥村是一个人口大村,“五保户”相对较多,为了让他们能够得到更好的供养和照顾,在民政部门的支持下,村里筹措资金60余万元,建起了这个占地1600平方米的村级幸福院,村里的“五保户”只要有意愿都可以来这里免费居住。

七里坪镇福德桥村村支书 秦旋 :为了照顾好他们的日常起居,我们聘请了专门的护理人员,平时我们工作人员把这些老人当自己的家人一样,让他们吃好、住好的同时不让他们觉得孤独。

村级幸福院是针对农村五保户实施的自主互助安居养老工程,是城市、乡镇、农村养老机构三级一体、全面覆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为困难群体补“短板”、扫“盲区”、编实织密农村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安全网。

红安县社会救助局局长 秦遵华:通过这种(村级幸福院)模式彻底解决五保老人的住房问题,他们的生活照料问题,根据民政部的有关规定,在有条件的村推进这种规模。

今年80岁的方思莲,是红安县七里坪镇环山村的五保户。在今年夏季的连续强降雨天气中,她家的两间土坯房屋倒塌。在了解到她的情况后,镇、村迅速帮她申报了农村五保户危房改造项目,该县民政部门也第一时间回复办理,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就帮方思莲建好了新房。最让方思莲开心的是,修建新房所需的费用全由政府“买单”,自己没花一分钱。

七里坪镇环山村五保户 方思莲:我到了这大的年纪没有住过这样的房子,现在到了80多岁(能住上新房),感谢党,好高兴好幸福。

今年,红安县像方思莲这样享受到危房改造福利的农村五保户共有100余户,该县严格按照“村报、镇审、县批”的认定程序,以三位一体的工作方式开展危房改造工作。

红安县社会救助局 袁胜莲:五保危房改造的办理程序是,村级提出申请,乡镇人民政府进行审核,县级民政部门进行审批办理,确保每一个五保对象老有所居,不花一分钱。

截至目前,红安县共完成1000余户农村五保户危房改造工作,共发放补助资金960万元。

编辑:谢 玲

编审:赵 勤  丁 芳

(作者:云上黄冈)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