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两次回信,习近平牵挂的这个地方发生大变化

【编者按】

中南海连着最基层,人民领袖和人民群众心贴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给基层干部群众回信。从脱贫攻坚,到志愿服务;从大学校园,到民营企业;从祖国边疆,到创新一线……一封封回信,饱含深情、字字暖心、催人奋进,体现着心心相印的人民情怀,蕴含着对治国理政的深刻思考,表达着对奋进新时代的殷切希望。

人民日报推出“牢记嘱托 奔跑追梦——收到总书记回信之后”系列报道,与您一起见证发展变化、感悟初心使命。今天刊发第二篇《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乡:“独龙族人对未来更有信心”》。

西出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县城茨开镇,顺着山道蜿蜒而上,山渐陡,林渐密,路渐窄。转过一山又一弯,头晕目眩时,山腰上赫然出现一个山洞,这就是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海拔3000米,全长6.68公里。

2014年元旦前夕,当地群众期盼多年的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即将贯通,贡山县老县长高德荣和另外4位独龙族干部群众难抑喜悦,提笔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报喜。总书记很快回信,独龙族乡亲们兴高采烈。

2019年4月11日,喜讯再次传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给独龙江乡群众回信,祝贺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勉励乡亲们为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继续团结奋斗。

“时隔5年,两次回信,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少数民族的亲切关怀,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无比温暖!”高德荣动情地说。

隧道通了 网购火了

“今年春节期间,独龙江乡迪政当村青年木金辉,用手机在网上购买了一台小钢琴。也许大家会说,这不就是网购嘛,值得在这里说道吗?独龙族是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少数民族,全族迈出这一步,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今年全国两会“代表通道”上,贡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马正山面对直播镜头,生动讲述独龙族的变化,“过去,独龙江乡一年时间里,半年是大雪封山的,与世隔绝。随着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的贯通,这样的状况结束了。”

2014年4月10日,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贯通。就在这天,5岁的独龙族女童普艳花被重度烧伤。载着孩子的汽车穿过隧道,直奔贡山县人民医院。紧急救治后,又送到保山机场,旋即飞抵北京医疗。“若没有这隧道,孩子早就没命了。现在,普艳花在上小学,已看不出伤疤。”高德荣说。

高德荣祖祖辈辈住在独龙江乡,曾任贡山县县长、怒江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老老少少尊称他“老县长”。“独龙江乡变化翻天覆地,最大的变化是交通。”他感慨道。

千百年来,峡谷幽深,雪山阻隔,独龙族人过江靠溜索,出山攀“天梯”。1964年,修通“人马驿道”,去趟贡山县城,人背马驮,需走三四天。1999年,公路通车,从乡里到县城缩短至七八个小时,但只能走半年。“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通车后,两三个小时就到了!”

农技专家(右二)给独龙族群众传授规范养蜂技术。王靖生摄

产业兴了 村民富了

穿过隧道,盘道回转,一路下行,终于到达谷底。一条江流,穿谷而过,碧如玉带,这是独龙江。江两岸,便是独龙族世居地。

作为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独龙族现有约7000人。独龙江乡是其唯一聚居地,现有1136户、4172口人,99%是独龙族。辖有6个建制村、26个自然村落,分布在河谷两岸山坡台地,头尾相距百余里。

“总书记在第一封回信中,希望独龙族乡亲顺应自然规律,科学组织和安排生产生活,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在第二封回信中,希望乡亲们再接再厉、奋发图强,同心协力建设好家乡、守护好边疆。两封回信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见到记者,高德荣打开了话匣子。

“走,我给你们当向导!”高德荣脚蹬雨靴,高挽袖子,一双手粗糙有力。沿途两旁的林木下,长满状似芭蕉的植物。高德荣告诉记者,这是草果,也是他们的脱贫果。

独龙族人世代以种荞麦、土豆、苞谷、小米为生,因山陡地少,过去不时砍树改地。尽管终年劳作,仍难以解决温饱。高德荣琢磨,这些作物附加值太低,要脱掉穷帽子,必须种附加值高的作物。几经筛选,他相中了草果。草果是烹调香料,市场俏销。高德荣想,草果适应荫蔽、潮湿环境,独龙江乡湿度大,如果在林下种草果,既利于草果生长,又可以保护生态,一举两得。

可当乡里把种苗分配到村,一些村民随手往路边一扔:“草果不能当饭吃,还是种荞麦、苞谷稳当。”

“干部干部,先干好,再部署。”高德荣自掏腰包建起示范基地,免费培训村民,再请他们管理草果。3年挂果后,组织乡亲们观摩采摘。这些当不得饭的东西,却能卖上好价钱,乡亲们心动了。

很快,6个村中,有5个村推广成功,“家家户户抢着种。有的农户年收入两三万元,草果成了‘摇钱树’。”巴坡村村委会主任王世荣说。

只有一个村没成功,最北端的迪政当村。迪政当村毗邻西藏察隅县,海拔最高,无霜期短,草果难成活。高德荣发现,迪政当村有野生的重楼,这是珍稀药材。“2014年,老县长领着我们,让8户党员带头试种。现在,已经种植近百亩。”村第一书记章国华说。

“特色产业促脱贫,增收致富日子红。”这些年,独龙江乡的特色产业发展很快,高德荣掰着手指,如数家珍:草果、羊肚菌等种植已初具规模,其中草果6.8万亩、羊肚菌403亩;独龙蜂、独龙牛、独龙原鸡的养殖也渐成气候。

“去年,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122元,同比增长23.5%,实现整乡脱贫出列、独龙族整族脱贫。”乡党委书记余金成介绍。

村民献歌颂党恩

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始终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

“我们并不陌生,因为有书信往来。”2015年1月20日傍晚,正在云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了高德荣、马正山等5位写信的干部群众和两位独龙族妇女,同大家围坐在一起,仔细询问生产生活情况。总书记说:“我来见大家,就是鼓励你们再接再厉,也是给全国各族人民看:中国共产党关心各民族的发展建设,全国各族人民要共同努力、共同奋斗,共同奔向全面小康。”

高德荣激动不已,代表乡亲们表示,独龙族虽在边疆,但会永远跟着共产党走,把边疆建设好、边防巩固好、民族团结好、经济发展搞好。

龙元村有家“农家乐”,老板和晓永是个年轻人,过去常年跑运输,率先致富后,成立了一家合作社,种草果、重楼,还养鸡、牛、蜜蜂,结对帮扶十多户群众。“我是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的受益者,也要让乡亲们受益。”他说。

46岁的江志高,马库村独都自然村人,过去住在山上,栖身竹棚,常年赤脚,结婚十多年还没有床,全家睡在火塘边。2014年,政府在山下盖起安置房,村子整体搬迁,江志高平生第一次睡上床,添置了衣柜、沙发、茶几。这几年种草果,年收入两万多元,还兼任村护林员,家里冰箱、洗衣机、液晶电视、音响、摩托车一应俱全,他还会用手机网购。“我想买个大电视,换套新音响。儿子已考取驾照,我们想再买辆‘小面包’”。

在联村干部引导下,江志高和妻子已经习惯了刷牙、叠被子、整内务。现在,每次进家门,都要换鞋呢!“不光是我们,全村人都会刷牙、换鞋了。”江志高说。

从赤脚到换鞋,从无床到刷牙,从赤贫到网购,让人由衷感叹:“一步跨千年”!

在巴坡村,王世荣唱起“感恩歌”,这是村民高礼生填词谱曲的。歌词是:公路通到独龙江,公路弯弯绕雪山,汽车进来喜洋洋,独龙人民笑开颜。啊哟啦哟,党的政策就是好,幸福不忘共产党!

夜晚,我们围坐在高德荣家的火塘边,品尝他自酿的米酒。老人越说越兴奋:“总书记说,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总书记这样关心少数民族,独龙族人对未来更加有信心!”(原标题:《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独龙族人对未来更有信心”》)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谢梓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