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流传着大禹治水时为节约时间以树枝捞取热食而发明筷子的传说。
我国东北传说,相传大禹在治理水患时三过家门而不入,都在野外进餐,有时时间紧迫,等兽肉刚烧开锅就急欲进食,然后开拔赶路。但汤水沸滚无法下手,就折树枝夹肉或粉粢(米饭)食之,这就是筷箸最初的雏形。
七寸六分是指筷子的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那么问题来了,筷子的标准长度背后有什么秘密吗?难道仅仅是为了方便才选择的这个长度吗?
其实,这个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欲,以示与动物有本质的不同。有些人很羡慕西方人用刀叉吃饭,觉得这种姿势和仪态有品位。刀叉是冶金术成熟以后才有的用具。相比之下,筷子的文明史显然长得多。
筷子是两根,称呼却是一双。在餐厅里呼唤服务生"拿一双筷子吧",那肯定是中国人;如果说"拿两根筷子吧",那一定是外国人。为什么明明是两根筷子,却叫一双筷子呢?这里面有太极和阴阳的理念。
太极是一,阴阳是二;一就是二,二就是一;一中含二,合二为一。这是中国人的哲学,西方人不懂。筷子在使用的时候,讲究配合和协调。一根动,一根不动,才能夹得稳。两根都动,或者两根都不动,就夹不住。这是中国的阴阳原理,也有西方力学的杠杆原理。
在过去,每当拿起筷子时一定会想起亲长辈对我们的告诫:“做人要像一双筷子,拿得起,也放得下。”在中国,筷子的形状多为近似的长方体或圆柱体,意为“天圆地方”。中国人常说:“多一个人,多一双筷子”。
当我们有了认知,父辈们便会把我们拉到一旁,并用“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的故事让我们明白团结的力量。而“筷子”就像是两个同心协力的兄弟,它们相互支撑,同心协力。“筷子”就像是一对和睦的夫妻,它们风雨同舟,不离不弃。
当大家族里的长辈拿起筷子,喊一声“开饭了”,小辈们才都跟着拿起筷子。一顿饭后,长辈们落下筷子,我们也就规规矩矩地把筷子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桌面。直至我们长大,这些老规矩便成为了生活里的一部分,也渐渐明白了一种叫做 “礼”的东西。
来源:央广新闻
编辑:姚兰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