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泉清杯”创业创新先锋榜】之刘建

都说“好男儿志在四方”,今年48岁的红山镇许家河村村民刘建“志在四方”十余年。这些年,他在江苏从事河道疏浚工程,闯出了一片天地,身上也小有积蓄。而缘于那份浓浓的家乡情结,刘建于2001年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创业。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开始注重养生,而养生最好的方法是食物调理。刘建想,食品加工行业是一个不错的方向。他听说魔芋对人体有很多功效,而家乡的山多地广,种植、加工都不愁场地。于是建起了一家魔芋厂。从建厂到出产品用了三年的时间,由于创业心切,市场信息不通,了解不透彻,生产的产品积压在仓库销售不出去,导致十年的积蓄全部打了水漂。

刘建没有气馁。他又从亲朋好友那里筹措资金做起了粉丝加工。然而,由于技术不过关,口感不好,色泽不亮,下锅成糊,生产的粉丝无人问津。刘建的二次创业又失败了。

面对两次的失败,乡亲们都劝他放弃。有的人说:“你在外面干得好好的,何苦回来吃这份苦、受这份罪、着这份急啊!不如到外面去打工,有稳定的收入,没风险,不用担心亏本。”当时的刘建已成家,并生有一个儿子,他不想就这么放弃。不认输的刘建没有听乡亲们的劝告,他坚信,只要找出失败的原因,这个生他养他的地方总会有一条致富路等着他。

通过苦苦思索,刘建认识到失败的主要原因还是产品质量不好,质量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技术不过硬。于是,他决定先从学技术入手。经朋友介绍,他又一次离开家,远到湖南邵阳学习粉丝加工技术。通过一个多月的刻苦学习,他掌握了制作粉丝的主要要领,便回到家里,争取到了红山镇和村两委的支持,搞到了贴息贷款,又通过银行贷款和亲朋好友的东挪西凑,筹到了资金,他添置了机械,扩大规模,重新建起了粉丝加工厂,并将加工厂命名为建鸿粉丝加工厂,喻意为自已这次要大展鸿图。

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建鸿粉丝制作的粉丝色泽晶润,口感细滑,有筋道,大火烹煮不成糊,深受本土以及周边县市大众的喜爱。不轻言放弃,永不言败的热血男儿,终于在家乡闯出了一条致富路。

现在的建鸿粉丝加工厂年产量达到五万斤,产品销售到周边县市,刘建个人年收入二十万元。如今的刘建在村里建起了三层的小洋楼,在创业的同时,一家人享受着天伦之乐。

每年的10月到次年的三月,工厂机声隆隆。加工厂上规模了,周边的乡亲也跟着沾了光,他们都把荒置了多年的土地种上了红芋,除了自已吃一些之外,全部卖到建鸿粉丝加工厂,增加了一笔收入,而村里的闲置劳动力又成了加工厂的员工,每天能拿到70元的工资,大家都说:“刘建富了,我们也跟着沾了光!”

对于粉丝厂今后的发展计划,刘建认真地说:“我现在最大的愿望是发展村民大量种植本土红芋。因为气候和土壤的原因,在本土种出的红芋制出的粉丝味道最好、最地道。不光是粉丝,现在我们用本地出产的红芋做的红芋粉供不应求,各大酒店餐馆都喜欢我们加工的红芋粉。现代人的口味回归自然,只有发展真正的“土”东西,才能留得住大众的胃。”

来源:英山新闻宣传

编辑:陈 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