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田:大山深处 八旬农民借助3D技术搞起网上展馆

10月5日,位于罗田县九资河镇廖家边村的“军属之家”中传来了一阵阵喝彩声,驻军武警中队官兵、军属代表、复转老兵代表、探亲休假现役军人和相关单位负责人等齐聚一堂,在这里举办一场“传承红色基因,支持国防建设”的活动,其中“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通过3D自助式情景展示,大家如同亲临现场一般,体验了一把带有“科技范”的爱国主义教育,纷纷叫好。

一旁年过八旬的王开民老人时不时向大家讲解红色故事。“军属之家”成立于1996年12月,由王开明、洪利宜夫妇首创,系全国第一家军属民间联谊组织,以宣传国防教育、支持子女立志军营献身国防。成立以来先后接待军人军属来访千余人次,事迹先后被《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中央媒体相继媒体报道,孙毅、向守志、史进前、曾思玉、李景、刘精松等数十位老将军和百位社会名流以来信、来电、题词等方式表达支持。2005年,军属之家作为湖北省唯一一家“情系国防好家庭”,入围国家国防教育办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主办的“40佳”评选活动,事迹收入《情系国防》一书。著名词作家邬大为将军还专门根据王开民老人事迹创作了《军属之歌》。

百岁老将军孙毅为其“军人军属荣誉室”题写室名,该室收集军人军属荣誉证书、奖品文物及事迹报道近百件,成为宣传展示军人荣誉、集藏积淀“军属文化”、鼓舞激励军属争先的平台。“军属之家”还集藏了我军各个时期的主要军装等军用品,用以宣传国防知识,并自费订阅购买报刊书籍,建成全市第一家“国防书屋”。

▲墙壁上张贴着“军属之家“”的宗旨:有了心里话儿一起说一说,有了高兴事儿一块乐一乐,有了困难相互帮一帮。给子女添动力不拖后腿,给政府添亮点不添麻烦,给军属脸上添荣誉不抹黑。

作为今天活动的重头戏,以“读经典、话传统、赞成就、谋发展”为主题,以当地红25军走过、刘邓大军战斗过的红色遗址“太阳寨”命名的红色论坛,开启了第一期的交流谈心。

▲军属代表 郎喜涛 :我很受教育,我要说的是一个“诚”字,特别是王老的“三有三添三不”,体现了老人诚信诚意为军属服务的精神。

▲军属代表 朱利锋:我接触“军属之家”是从2000年小孩参军开始的,爷爷辈非常爱孙子,孙子离家这么远,想念孙子,总是想他早点回。王叔跟我们做思想工作,爷爷的思想工作做通了,小孩就在部队待得安心,经过十几年打拼,他从一名战士成长为了军官。

▲退伍军人代表 杨涛:虽然我退役了,但是我看到这些军装和藏品,就想起当年我们当兵时的情景,如果能再次选择的话,我还是愿意去当兵。

▲现役军人代表、罗田县武警中队指战员 胡耀龙:有机会参加这次活动,我非常珍惜,也非常感激,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军之所以能从胜利走向胜利,依靠的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和广大军属的坚强后盾与不懈支持。

曾在火箭军某部服役的合肥科视激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吴留高,和曾在信息工程大学执教的吴新民博士听说了王开明老人的事迹,来到罗田与老人一拍即合,将“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搬到了大山深处的革命老区,以高科技全景式展览和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全面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行业各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以饱满的热情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

王开明老人说道:“感谢大家对军属之家的大力支持,只要我还在,我还是尽我的全力把军属之家传承下去。”

虽然年届八旬,王开明老人无私奉献、爱国支前,以大山般的质朴和老区人的情怀继续书写红色土地新的传奇……

来源:罗田全媒体

编辑:姚 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