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建立市县党委巡察制度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大创新举措,是落实管党治党的有力抓手,是确保政治责任落到实处的重要保障。近期,全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组织学习《关于市县党委建立巡察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精神,掀起学习贯彻热潮。“遗爱清风”今天刊发罗田县委书记汪柏坤学习贯彻《意见》笔谈文章《让政治巡察在基层落地生根》,敬请关注。
让政治巡察在基层落地生根
罗田县委书记汪柏坤
建立市县党委巡察制度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大创新举措,是落实管党治党的有力抓手,是确保政治责任落到实处的重要保障,对于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具有重大意义。县级党委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巡视巡察工作部署,高点站位、高位推进、创新举措,扎实推进政治巡察。
突出政治方向,对标看齐要精准。巡察是对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全方位的“政治体检”,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要牢牢把握“四个意识”,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主动地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要牢牢把握政治核心,坚持在政治高度上突出党的领导,在政治要求上抓住党的建设,在政治定位上聚焦全面从严治党,重点发现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问题,推动被巡察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坚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把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要牢牢把握监督重点,坚持用“六项纪律”衡量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行为,要抓住政治纪律这个纲,紧紧盯住重点人、重点事和重点问题,全方位查找管党治党不严不实的问题,既要倒逼“两个责任”的落实,又要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担当精神。
突出问题导向,把握关键要精准。党的执政根基在基层,巡察要发现并推动解决问题,才能使人民群众增强获得感,才能巩固党执政的政治基础。要把责任压实,县委要发挥主导作用,把巡察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考核,压实被巡察党组织的主体责任、纪委的监督责任、部门的监管责任,推动巡察工作在基层落细落实。要将问题找准,针对当前一些基层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易发多发,巡察要着力发现群众反映强烈、权力集中、廉政风险高等领域的突出问题,群众最关心什么问题就盯住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要让政策落地,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扎实开展专项巡察,精准发现脱贫攻坚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及时督促解决存在的问题,推进扶贫政策落地,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突出目标同向,组织实施要精准。推动巡察向纵深发展,关键在于加强党委统一领导,形成上下联动、同频共振的工作格局。工作保障要“强”。县委要为巡察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建立健全工作机制,配齐配强巡察机构人员,建好巡察人员“备用库”,积极探索巡察人员激励机制,全力保障巡察工作经费,实现一届任期内巡察“全覆盖”。措施办法要“活”,坚持以常规巡察为主,灵活运用专项巡察、点穴巡察、“回头看”等多种方式,综合运用个别座谈、问卷调查、民主测评、查阅资料、走访调研、数据分析等手段,切实有效地发现问题,充分彰显巡察利剑威力。协调联动要“紧”,注重发挥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作用,县委巡察办统筹、协调、指导作用,县委巡察组落实巡察任务的具体作用,建立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司法机关、财政、审计、公安、信访等部门联动机制,攥指成拳、同向发力。
突出价值取向,成果运用要精准。要发挥巡察发现问题、形成震慑的根本作用,关键在于成果运用,重点在于推动解决问题。问题反馈要到位,巡察结果报告要突出“政味”和“辣味”,反馈问题要一针见血、不遮不掩、原汁原味,把问题原原本本反馈给被巡察党组织。问题整改要到位,被巡察党组织针对巡察反馈的问题,要层层剥笋、解剖麻雀、举一反三,找“病因”、开“药方”,做到不解决问题不撒手,条条有整改、件件有着落。巡察组要及时跟进,督促被巡察党组织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全面整改。问题处理要到位,要强化追责问责,把握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突出抓早抓小、动辄则咎,曝光典型、警示一片,切实有效发挥巡察的震慑遏制治本功能,净化政治生态,不断提升基层执政能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