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体现一个人是否文明?
一个温暖的笑容,一次轻盈的起身让座;一次及时的伸手,不动声色地关心一下陌生人;懂得好好说话,把好脾气也留给家人……文明是世间最动人的语言,文明会让你“心安理得”,不文明会让你“心里别扭”。文明不是做给别人看,而是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最近,黄冈市委书记刘雪荣在不到五天内,连续撰写两篇文章专门谈文明这件事。两篇文章在微信圈被热议和传播。刘雪荣写得特别实在,特别接地气,短、实、新,让人深受启发。现摘取一些金句,供读者细细品味。文章全文附后。
1、读书化妆论
有人把读书比喻为最好的化妆。本义的化妆是浅层次的;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生活方式,注重运动、营养和睡眠,使皮肤改善、精力充沛;再深一层的化妆是读书、思考、欣赏艺术,从而改变气质。
2、美好情愫论
当一个人读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时候,心中的美好情愫一定会油然而生。
3、食物转化论
我们记不清有生以来吃过多少食物,但它们都实实在在地转化成了我们的骨骼、肌肉和血脉;同样的道理,我们不一定记得读过哪些书籍和内容,但它们一定转化成了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4、春风化雨论
好的环境和氛围犹如春风化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这些免费开放的场馆中,市民能够接受大自然的馈赠,享受艺术的盛宴,静静地与历史长谈、与宇宙对话、与自然沟通、与艺术交流,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自然而然、不知不觉中,心灵得到了净化、思想得到了升华。
5、习惯自然论
文明素养其实也是一种意识、一种习惯。意识需要强化,习惯需要养成。有些人的不文明行为不是有意为之,而是无意识的习惯使然。养成的目的就是将无意识的习惯转变成有意识的行为。
6、过街老鼠论
发动社会对不文明行为广泛监督,利用各种媒体对其曝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使之成为过街老鼠。
7、共享单车论
一滴水包含水的全部信息,折射太阳的光芒。共享单车其实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试金石。在单车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在每一个环节采取的每一个行动无不彰显出个人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内在素质。
8、扫描契约论
单车使用者与服务商之间实质是一个契约关系,当你扫描二维码时,就与服务商订立了合同,使用过程中就必须讲诚信、守信用;单车使用者要爱护公物,存放有序,以便他人使用,体现的是友善。
9、“不妨碍他人”论
文明的实质其实就是“不妨碍他人”。一个人的言行符合社会规则、考虑别人感受、不妨碍别人,就是文明的;反之,就是不文明的。
10、“八不”论
我们大力倡导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大家一起做到“八不”:不乱闯红灯、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高声喧哗、不拥挤插队、不损坏公物、不争吵谩骂、不违规任性。
两篇文章完整版如下
文明素质从哪里来?
刘雪荣
当前,我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文明城市的根本目的归根结底是提升市民幸福指数、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文明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付出艰苦不懈的努力。
文明呼唤读书。文明行为是一个人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内在素质靠长期的精神滋养,而书籍则是精神滋养的源泉和动力。宋朝诗人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有人把读书比喻为最好的化妆。本义的化妆是浅层次的;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生活方式,注重运动、营养和睡眠,使皮肤改善、精力充沛;再深一层的化妆是读书、思考、欣赏艺术,从而改变气质。当一个人读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时候,心中的美好情愫一定会油然而生。我们记不清有生以来吃过多少食物,但它们都实实在在地转化成了我们的骨骼、肌肉和血脉;同样的道理,我们不一定记得读过哪些书籍和内容,但它们一定转化成了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最近,中央电视台的大型文化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火爆热播、倍受追捧,充分说明了读书的魅力。
文明需要熏陶。环境影响人、环境改变人。好的环境和氛围犹如春风化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黄冈市区连续十年持之以恒开展“四城联创”,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称号,市民的工作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与此相适应,市民的文化素质也有了前所未有的显著提升。当你徜徉在风景如画的遗爱湖公园时,你的心情一定是宁静的、平和的、美好的,你也一定会珍惜爱护这来之不易的环境。近年来,我们相继建成了黄冈博物馆、大别山地质博物馆、黄梅戏大剧院、遗爱湖美术馆、苏东坡纪念馆、红梅馆、幽兰馆、爱莲馆、紫竹苑等一批文化艺术场馆。在这些免费开放的场馆中,市民能够接受大自然的馈赠,享受艺术的盛宴,静静地与历史长谈、与宇宙对话、与自然沟通、与艺术交流,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自然而然、不知不觉中,心灵得到了净化、思想得到了升华。
文明在于养成。文明素养其实也是一种意识、一种习惯。意识需要强化,习惯需要养成。有些人的不文明行为不是有意为之,而是无意识的习惯使然。养成的目的就是将无意识的习惯转变成有意识的行为。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当你手上有垃圾时,提醒自己,应该扔进垃圾桶;当你身处公共场所时,告诫自己,不能高声喧哗;当你横穿马路时,约束自己,红灯必须等待。假以时日,习惯成自然,自然变文明。
文明有赖监督。当个人行为自律不能奏效的时候,就需要辅之以社会他律,通过外部监督改变其不文明行为。首先要在全社会树立明确的价值目标和导向,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行为“八不”要求,使之成为全社会的共同意志,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此基础上,发动社会对不文明行为广泛监督,利用各种媒体对其曝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使之成为过街老鼠。与此同时,充分运用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技术的手段,对不文明行为实施惩戒,对违法行为依法打击,对不讲诚信的人使其在社会生活中寸步难行,对投机取巧的人使其付出更高的成本和代价,对不守公共道德和社会规则的人使其颜面扫地。久而久之,文明春风就会扑面而来,文明之花就会遍地盛开。
共享单车折射文明之光
刘雪荣
最近,黄冈市区大街小巷流动着共享单车的亮丽风景线。这道风景线装点了我们的生活,美化了我们的城市,滋润了我们的心田。但共享单车绝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而是城市文明创建的一个重要载体和市民文明素质培养的一所大学校。
共享单车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体现着国家、社会和公民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反映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共享单车也不例外。共享单车的有序健康发展是一个社会文明和谐的直接体现,它涵盖各类消费群体的使用规则最大程度地体现着自由和平等;骑车使用时必须遵守交通法规,时刻彰显着法治的要求;单车使用者与服务商之间实质是一个契约关系,当你扫描二维码时,就与服务商订立了合同,使用过程中就必须讲诚信、守信用;单车使用者要爱护公物,存放有序,以便他人使用,体现的是友善。总之,共享单车的使用过程,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付诸实践的过程。
共享单车体现着五大发展理念。共享单车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新型交通租赁模式,既是依托互联网平台的技术创新,又是社会管理机制的创新;它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它是绿色低碳的消费方式,减少了污染,保护了环境,促进了健康;它是一个对社会、对所有人开放的大系统;它是一项地地道道的民生工程,经济实惠,方便出行,提升了市民幸福指数,是典型的共享经济。所以,共享单车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一个生动、具体、直观的实践载体,是现代文明理念的普及推广平台。
共享单车体现个人文明素质。市民是城市的主体,市民的文明素质决定城市的文明程度。一滴水包含水的全部信息,折射太阳的光芒,共享单车其实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试金石。在单车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在每一个环节采取的每一个行动无不彰显出个人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内在素质,而这一过程是体验感悟式的、潜移默化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不是空洞说教式的,所以,这种文明培养的方式是事半功倍、卓有成效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文明的实质其实就是“不妨碍他人”。一个人的言行符合社会规则、考虑别人感受、不妨碍别人,就是文明的;反之,就是不文明的。所以,我们大力倡导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大家一起做到“八不”:不乱闯红灯、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高声喧哗、不拥挤插队、不损坏公物、不争吵谩骂、不违规任性。在现实生活中,做到了“八不”,你就是一个文明人;在共享单车过程中,做到了“八不”,你就是一名文明的共享人。(作者系中共黄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来源:灼见
编辑:陈 兰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