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田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深化混合用地供应改革 跑出优化营商环境加速度
通讯员邓芸
罗田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紧扣“集约高效、要素融合”目标,通过制度创新、流程再造和服务升级,推动改革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构建改革“四梁八柱”。罗田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积极推动混合用地供应改革试点,建立专项工作机制,通过“周调度”、“月研判”统筹协调解决规划调整、政策适配等关键问题,重点聚焦“规划引领、节约集约、全程监管”三大原则,研究制定了《罗田县混合用地正负面清单》《混合用地供应试点实施方案》,明确工业、物流仓储为主导功能的混合用地模式,划定负面清单,从制度层面破解土地供需结构性矛盾。
二是创新供给服务,释放产业发展动能。围绕“降成本、提效率、强保障”推出系列创新举措。推行“工业+商服”“工业+仓储”等混合用地模式,允许企业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灵活选择土地出让年限,降低初期投入成本;将投资强度、亩均税收等指标纳入履约监管协议,实行“带条件挂牌、带协议出让”,加速项目落地;同时,构建“土地供应—建设监管—履约考核—退出流转”全链条监管体系,通过用地效能动态监测,确保土地资源高效配置。
三是释放改革红利,助推营商环境再升级。改革试点启动以来,罗田县通过混合用地模式推动土地资源跨界融合,实现了审批时限压缩、申报材料精简、企业用地综合成本降低,项目落地速度提升。如:某新能源项目通过混合用地集约布局,同步规划建设光伏储能设施,实现“充换电+仓储物流”复合功能,预计将带动就业150人以上。
当前,罗田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正系统梳理试点经验,重点围绕“混合用地与产业升级协同机制”“弹性供地政策适配性”“全周期监管数字化”等方向形成制度成果。下一步,罗田县将深化“标准地+混合用地”改革,探索工业用地与研发、商服等功能深度融合新路径。
编辑:刘明振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