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小菊花” 铸就麻城“大产业”

在麻城,一朵小小的菊花,正借助科技的力量,绽放出乡村振兴的大梦想。丰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菊花脱毒种苗的研究、培育与扩繁,打造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的全产业链条,为当地菊花产业注入强劲的“科技芯”。

在丰和农业公司的植物组培实验室,技术人员正在无菌环境下进行菊花茎尖的脱毒接种。这里,不仅是菊花“种子芯片”的诞生地,更是麻城菊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智慧引擎”。

育苗实验室内,一株株脱毒菊苗在智能温控系统的精准呵护下舒展嫩叶,整齐嵌于舒适苗床之上,宛如一枚枚“绿色芯片”。作为麻城市菊花种苗扩繁中心,丰和农业联合多所高校,成功构建以脱毒苗为核心的菊花绿色高产高效种植系统,实现菊花种苗的标准化、工厂化生产。

丰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员毛勇介绍,他们通过茎尖脱毒和分生组织培养,彻底解决了菊花连作障碍和品种退化问题。这些组培苗,不受季节限制,全年都可生产,从源头上保障了福白菊的品质和产量。相比传统品种,脱毒苗的抗病性更强,产量提升30%,有效成分提高20%以上,真正实现“良种配良法”。

丰和农业大力推广“一种二改三调”的绿色高产高效技术体系。在占地1万平方米的连栋育苗大棚里,通过温控、智能补光、水肥一体化等设施协同运作,确保菊花种苗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通过精准的环境控制,可以保证菊花苗在干旱、洪涝期的存活率,实现产量与品质双提升。

公司年产能达10万株试管苗,通过三级扩繁体系,最终形成可用于大田种植的优质脱毒苗。从种苗到成品,每一朵菊花的品质都受到严格的数字化监管。

“我们搭建了福白菊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设置了85个检测点,将50亩以上基地100%纳入监管,实现了从田间到加工的全流程质量追溯,为企业化生产提供了科学指导。”麻城市菊花产业发展办公室负责人董聪颖说道。

从实验室的“科技苗”,到智能大棚的“健壮苗”,再到全程可追溯的“放心菊”,科技贯穿产业全链条。

麻城市菊花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6万亩以上,年产干花1.9万余吨。全市发展菊花市场主体320家,菊花专业村50个,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市级龙头企业14家,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家,菊花从业人员达20万人,系列总产值逾50亿元,菊农亩均纯收4000元以上。

如今,一朵朵绽放的福白菊,已铺就农民的“致富路”,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成为麻城乡村振兴道路上最具活力的“金色名片”。科技赋能,正让这朵千年名花绽放出更加绚烂的时代光彩。

来源:麻城发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