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强基 文化浸润铸魂!黄冈科技职院“党建+文化”协同育人的生动实践

校长李友芳、副校长蒋国璋与学生共进午餐

记者 吴鹏 万涛  通讯员 黄俊

金秋十月,黄冈科技职业学院处处洋溢着蓬勃生机。校园内,镌刻着“大美黄科”的文化石在晨曦中熠熠生辉;操场上,新生们军训口号声铿锵有力,充满青春朝气;课堂里,一场别开生面的毕昇活字印刷体验课正如火如荼,传统文化与现代职教在这里交相辉映。

步入新发展阶段,该校将党建工作深度嵌入校园文化建设,构建起“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品位高雅”的文化育人体系,思政教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党建工作在深厚的文化浸润中落地生根,结出丰硕的育人成果。

红色根脉+传统文化

涵养自信底色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如何将其打造成为学生既喜爱又受益的“金课”?“教师既要当好‘经师’,更要做好‘人师’。”该校校长李友芳说。

该校不断创新思政课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将本土红色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日常教学。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增长见识中追寻真理,在激发思考中坚定文化自信。

——依托黄冈深厚的文化底蕴,将立德树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全领域,精心打造“毕昇文化与工匠精神”“行走的大思政育人课堂”等特色品牌。学校连续多年组织开展红安行研学活动,将红色基因深深融入学子血脉。

——打破专业壁垒,把思政元素与时事热点融入教学,构建理论、讨论、实践三位一体的课堂形态。8门课程融入思政内涵,形成“大思政”育人格局。

——开展劳模工匠宣讲、主题研学、各类文化节等活动……一系列“思政+”课堂场景,让学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遇”。

近年来,该校党建引领下的文化育人阵地不断拓展。理工学院组织学生走进毕昇故里,感受毕昇文化的熏陶与工匠精神的洗礼,将“大国工匠”精神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深植学生心中。以“党建+文化”育人的生动实践,石榴籽工作室组织师生在何家湖校区“同心林”栽下56棵象征民族团结的石榴树,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学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先后获评“湖北省民族团结示范区示范单位”“鄂疆文化交流中心”。

人文关怀+温情服务

构建育人闭环

从倡导“老师关爱学生,学院关爱老师”,到实施“爱心在行动”“爱心在课堂”,再到推行师生结对帮扶,该校将“党建+文化”协同育人理念贯穿办学治校各环节,构建起覆盖全面、贯穿始终的文化育人机制,形成文化浸润、体验与传承相结合的育人闭环,从实践层面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坚持以学生为本,在教育管理各环节渗透人文关怀,以培养人、关心人、服务人为基点,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打造以党建引领、以人为本、师生共处、因材施教为特色的“一站式”学生社区。设置24小时辅导员陪伴室、东坡文化室、心理咨询室等空间,整合育人资源,构建自助、互助、友爱、融洽的育人高地,推动师生共学共创共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结对帮扶活动推动“以生为本、以爱育人”,培养学生励志成才、知恩感恩的优良品质。校领导班子成员、每名干部和教职工与学业或经济困难学生“结亲”,建立“一人一档”,精准帮扶少数民族学生400余人次。例如,软件工程学院实施“爱心助学基金”等资助项目,资助学生近500名。

学生古丽米热感慨道:“宿管阿姨深夜送来的那碗热汤,辅导员老师的耐心谈心,让我这个远离家乡的新疆学子,真切感受到家的温暖。”

理工学院辅导员殷岚清老师说:“月光下,我和学生骑着共享单车并肩前行,敞开心扉聊学业、谈生活、说梦想,抬头繁星满天,那一刻我们的心贴得格外近。”这样的场景,正是学校“尚爱”文化的生动写照。

产教融合+实践创新

锻造匠才脊梁

“在工业自动化实训室里亲手加工的工件,精度要求和质量标准与企业生产线完全一致。”理工学院学生周浩晨在谈及实践课感受时自豪地说。

深化教学模式改革。推行“专业与企业合一、学生与职工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教学模式改革,将200余家合作企业的真实生产项目和技术难题引入课堂与实训环节,建成19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成为学生锤炼技能、增长才干的“练兵场”。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各学院通过实施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计划,打造政治强、业务精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推进“订单式”培养与“学徒制”试点,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零距离”对接,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持续提升。理工学院学生在“毕昇文化”浸润下,参加国家级、省级赛事屡获佳绩;交通学院将国防教育融入专业培养,激发200名优秀学生参军入伍保国防。

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强能”育人的新引擎。学校组建以党员教师为核心的创新创业指导团队,构建“大一启蒙+大二实训+大三孵化”的递进式教育体系,形成“培育—实践—就业—反哺”的良性循环生态。

搭建多元文化平台。“黄科讲坛让我们既能聆听专家解读国家大政方针,也能分享身边榜样师生的感人故事。”学生王梓涵口中的“黄科讲坛”,是学校“党建+文化”品牌矩阵载体之一。“黄科讲坛”构建“发展讲坛、思政讲坛、道德讲坛”三维体系,每年举办讲座50余场,拓宽师生视野。

“一院一品”特色彰显。现代营销学院打造“现代小青媒”抖音平台,以贴近学生、富有创意的内容成为文化传播与实践锻炼阵地;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理论+实践+网络”三课堂联动模式,运用VR、AR等技术让思政课“动起来、活起来”……

“以文化为桥,连接心灵;以党建为舵,引领方向。让每一位黄科学子在文化浸润中成长,在实践锤炼中行稳致远。”该校党委书记朱正国一番话,道出了该校“党建+文化”协同育人的初心与愿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