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乐从天津回到黄州创业,组建“小马装饰团队”—— 用匠心与奋斗为市民筑家

9月12日清晨,黄州铁投·书香林语小区的一户待装房屋里,马乐已拿着卷尺忙碌起来:测量尺寸、标注细节、与业主核对需求,动作娴熟又细致。这样的日常,始于他童年时的“手艺启蒙”:父亲是木匠,幼时跟着父亲跑工地的日子里,电动工具的嗡鸣、木料的纹理,悄悄在他心里埋下“靠手艺立足”的种子。

1998年,马乐赴天津求学,大专毕业后进入当地装饰公司做绘图设计。但图纸上的线条总让他觉得“少了点落地的实感”:“图纸再漂亮,设计再精美,若不摸透施工细节,也难变成业主想要的家。”于是,他决定到父亲身边去,从最基础的木工做起,踏实学手艺,并把设计思维与施工技艺揉合在一起。

从一线技工到独立承接项目,凭借“懂设计、精工艺、善统筹”的复合能力,马乐在天津装修市场渐渐闯出了名气。

4年前,他选择回到家乡黄州创业。“黄冈的教育资源一直是优势,想让两个孩子在家乡成长;更重要的是,这几年家乡创业政策实、营商环境好,干事有奔头。”

马乐的选择,也牵动了一群老工友的心。此前在天津合作多年的水电、泥工、油漆工师傅,纷纷跟着他回到黄州。靠着多年积累的信任,“小马装饰团队”迅速组建,一群手艺人在家乡重新并肩奋斗。

“跟马乐在天津干了好几年,听说他回黄州,我立马就跟来了,既能陪孩子,又能在家门口挣钱,踏实!”工友陈能的话,道出团队成员的共同心声。

这支团队既有老匠人“慢工出细活”的严谨,又懂现代家庭对“实用与审美兼具”的需求:墙面找平误差严格控制、水电布线预留未来生活需求、软装搭配贴合业主生活习惯……靠着这份“匠心”,团队的订单从最初亲戚介绍的“小活儿”,变成了老客户主动推荐的“回头单”,口碑在黄州慢慢传开。

当传统装修还困于“信息不透明”的行业痛点时,马乐又敏锐地抓住了自媒体的机遇。“现在市民装修,不再只看价格,更怕‘花了钱没装好’,过程透明、质量可靠才是刚需。”他开始把施工细节、工艺难点拍成短视频,从“墙面刷漆如何防开裂”到“瓷砖铺贴的空鼓率控制”,用直白的语言科普专业知识;去年年底起,他更进一步开启直播,镜头里不仅有每天的施工进度,连材料的品牌型号、报价明细都一一公开,把“装修全过程”摊在阳光下。

这种由社交媒体赋能的新模式,不仅打破了传统装修“信息不对称”的壁垒,让马乐团队的“匠心”被更多人看见,也让市民在大笔消费中多了一份选择。目前,马乐团队每年能签约30户家庭。

从天津工地到黄州市场,从传统施工到直播赋能,马乐的“小生意”越做越稳,背后是黄冈经济发展释放的民生温度:良好的营商环境为创业者搭台,活跃的消费市场为手艺人提供空间。而像马乐这样的“小人物”,又用自己的匠心与奋斗,为民生需求添砖加瓦。

马乐相信,只要守得住匠心、跟得上时代,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清 瞿玲

编辑:毛紫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