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生产,农机先行。“三秋”大忙即将展开,湖北农机部门厉兵秣马,全力备战“三秋”生产,预计今年“三秋”期间,全省将投入各类农机具40多万台套,确保秋粮应收尽收、油菜小麦高质量播种。
在襄阳市保康县马桥镇中坪村千亩水稻种植基地,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秆,金色的稻浪在秋风中起伏,收割机手正操作机械设备在田间作业,机器驶过,稻穗被快速收割、脱粒,谷粒顺着管道流入随行的运输车。
在黄冈市浠水县,20万亩再生稻迎来丰收季,为提升再生稻第二茬产量,浠水县农业农村部门组织13支农技农机服务小分队深入田间,开展机收减损指导,全力保障秋粮稳产增产。农机手徐继忠说,今年,当地推广使用窄履带、宽割台的新型收割机,在提高作业效率的同时,显著降低了对稻茬的碾压率。
长江云新闻记者从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农机化处了解到,今年“三秋”期间,全省将投入联合收割机10万多台,拖拉机17万多台,播种机械6万多台,积极调度外地联合收割机5000台左右。同时,各地农机部门将加快农机购置补贴实施进度,优化办理流程,压缩办理时限,提高办理效率,确保联合收割机、烘干机、播种机等急需机具应补尽补。预计“三秋”期间将使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5亿元,补贴机具2万台套,充分满足“三秋”生产需要。
眼下,孝感市大悟县45.6万亩水稻陆续进入集中收割期。当地通过提前备足收割机械、开展机收减损、农机社会化服务等措施,帮助农户抢抓农时完成收割,全方位保障水稻应收尽收、颗粒归仓,助力群众实现稳产增收。
今年“三秋”期间,湖北省农业农村部门将通过机收减损和单产提升“两抓实”,强化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农机化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三秋”期间,全省各地将坚持不懈抓好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线上线下开展200余场次农机手操作技能培训,大力推广水稻低留茬收获减损技术,力争水稻机收损失控制在1.5%左右;今年投入2000万元,扶持150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大力开展机械化助力单产提升行动,大力推广高性能精量播种机。集成推广稻麦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吨粮模式等高效机械化模式和技术,示范带动粮油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
水稻收获季,恰逢连阴雨,荆门市粮食烘干网点及时上线,998台烘干机马力全开,确保秋粮颗粒归仓。康瑞农机理事长马洲介绍,近期合作社的7组烘干机全部进入了满负荷运转状态,烘干后的粮食就地销售或寄存,省去了农户来回折腾的麻烦。荆门市农机发展中心数据显示,9月以来全市中稻收割进度因雨延迟15天,但烘干效率同比提升28%。
“三秋”生产,作业服务是保障。在做好气象服务和农机用油保障的同时,充分发挥全国农机作业指挥调度平台、湖北省北斗智慧农业管理与服务平台的优势,建立健全湖北省农机大数据平台,做到防灾减灾农机全省“一张网”,实现统一管理指挥调度,提升农机作业、应急救灾指挥调度效能。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农机化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省粮食烘干中心达2308个,粮食烘干批处理能力24.7万吨,全省组建区域农业应急救灾中心162个、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383个、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420支,储备1384台履带式拖拉机和17.4万台(套)水泵等排灌设备随时待命,确保关键时期“派得出”“用得上”。
来源:长江云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