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凉了,嘴巴却更干了?中医专家教你破解“秋燥”难题!

今日白露

标志着正式进入秋季

不少人发现

尽管气温下降了

但口干舌燥的感觉反而更加明显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黄冈市医疗集团妇幼保健院

中医一科主治医师 宋娇龙

对此作了解答

⇊⇊

01白露时节的身体变化

从中医理论来看,秋季对应的是“燥”邪。白露后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气候由热转凉,燥邪当令。人体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呼吸道问题:干燥空气刺激呼吸道,易引发咽干、咳嗽、鼻敏感

皮肤干燥:湿度降低导致皮肤干燥、瘙痒、脱屑

肠胃不适:天气转凉易引发肠胃功能紊乱

关节疼痛:寒湿之气可能加重关节炎症状。


02秋燥可分为两种

温燥:初秋时节,余热未消,燥与热结合

凉燥:深秋时节,气温明显下降,燥与寒结合

白露时节正处于由温燥向凉燥过渡的时期,人体需要适应这种变化,因此容易出现不适。


03缓解秋燥实用养生指南

1. 饮食调理:润肺生津是关键

推荐食物:

白色食物:梨、银耳、百合、山药、白萝卜

富含汁液的水果:葡萄、石榴、甘蔗

坚果类:芝麻、核桃、杏仁

简易茶饮:

雪梨蜂蜜茶:雪梨切片,加入蜂蜜和少量枸杞,用温水冲泡

银耳百合羹:银耳和百合慢炖成羹,加入适量冰糖

乌梅汤:乌梅3-5颗,加水煮沸,代茶饮

2. 生活习惯调整

保湿措施:

室内使用加湿器,保持湿度在50%-60%

外出佩戴口罩,减少呼吸道水分流失

温水洗脸,避免使用过热的水洗澡

饮水技巧:

少量多次饮水,不要等到口渴再喝

晨起空腹喝一杯温水

适当补充电解质水,帮助水分吸收

3. 避免加重干燥的因素

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它们有利尿作用)

减少辛辣、油炸食物的摄入

避免过度使用暖气,控制室内温度在20-22℃

04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口渴感减弱,更容易缺水,应有意识地定时饮水

儿童:活动量大,水分流失快,需注意及时补充水分

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干燥空气可能加重病情,需要特别注意保湿


温馨提醒

白露过后,秋燥是完全正常的季节性现象。养生要顺应自然,秋季的关键词是“润”,把握好这一点,就能保持身体健康,享受秋高气爽的美好时光。


编辑 | 陈爱武 陈子恒   初审 | 叶涵莹  终审 | 钱芳

来源 | 黄冈市医疗集团、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发布 | 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