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举世瞩目。在受阅部队、民兵方队中,在观礼台上,有100名黄冈人参与、见证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成为黄冈的骄傲。
阅兵式后,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第一时间连线采访了受阅黄冈籍官兵、黄冈民兵和观礼嘉宾代表及其家人,请他们与家乡父老共同分享参与大阅兵的激情和喜悦。
黄冈骄子阅兵展风采,军属屏幕前共沐荣光
——见证三位参加阅兵式军人家属的感动时刻
记者 李娇 汪欢
9月3日上午,北京天安门广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阅兵式上,受阅官兵以精准坚定的步伐、挺拔威武的身姿,诠释着“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
在威武的方队中,黄冈籍军人英姿飒爽、闪耀方阵。而在千里之外的家乡,他们的家人守在电视机前,或紧张、或自豪、或喜极而泣,共同见证这份荣光。记者走进军乐团李博、装备方队何佳桓、空中梯队王烈三位参阅军人家中,记录下属于“黄冈骄傲”的动人时刻。
军乐团李博母亲周爱斌:屏前逐帧寻找儿子身影,鼓点里藏满骄傲
在九三阅兵式上,联合军乐团海军方阵中,23岁的李博手持鼓棒,神情专注。他的母亲周爱斌在千里之外的黄冈市艺校小剧场内,紧盯着电子屏幕,不愿错过任何一个镜头。
“这就是我儿子所在的方阵,白衣服那个,他说他在第五排!”黄冈艺术学校招生与就业科科长周爱斌指着电子屏幕画面,激动地试图从整齐划一的军乐团方阵中找寻那个熟悉的身影。
周爱斌在黄冈艺校观看九三阅兵直播。 记者 余涛 摄
李博出生在黄冈这片红色热土,从小就受着家国情怀的熏陶。从启黄中学毕业后,凭借出色的音乐天赋和刻苦训练,以爵士鼓专业全国第一的成绩考入武汉音乐学院。2024年,他响应青年学生入伍报效祖国的号召,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全国选拔考试,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被正式录取为军士。
荣光背后,是常人难扛的苦。军乐团在阅兵中要第一个入场、最后一个离场,光立正就要站满2个多小时;每天8小时以上的演奏训练不停歇,每周还要加练2天夜训。高强度训练让李博腰椎不适,但他从没跟家人抱怨过。
集训时手机统一管理,母子俩通话时间很少。每次接通电话,周爱斌说得最多的就是:“无论多辛苦,坚持就是胜利。”
阅兵式上,军乐团的演奏贯穿全程。李博和战友们用精准的节奏、激昂的鼓点,引导着受阅部队迈着铿锵步伐。听着屏幕里熟悉的旋律,周爱斌的心跳也跟着加快——她知道,儿子正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份庄严与荣耀。
阅兵式结束,屏幕上的画面依旧回荡着激昂的乐章。周爱斌的眼睛红了:“李博能参加阅兵,不光是他的光荣,我们全家都觉得自豪。”她擦了擦眼角,笑着说,“他那些表弟表妹,现在都把他当榜样,说以后也要像哥哥一样,刻苦学习,增长知识和才干。”
接下来,李博还要回军乐团,继续负责天安门升旗等演奏任务。周爱斌想着儿子,语气特别坚定:“希望他接着好好练,不管干啥任务,都要拿出最好的状态,别辜负了这身军装,也别辜负自己的努力。”
装备方队何佳桓母亲郑杰:为儿子亲手制作“中国军魂”非遗糖画
当装备方队踏着铿锵节奏驶过,何佳桓母亲郑杰目光锁定画面里整齐划一的队列,手指不自觉地在电视上轻点,嘴里反复念叨:“在哪呢?再慢一点就好了……”父亲何志成则倾着身子,紧盯每个官兵的侧脸,连眨眼都格外谨慎,他们急切地想找到儿子何佳桓的身影。
何佳桓家人在家中收看九三阅兵直播。 记者 余涛 摄
这份急切的寻找,藏着一家人几个月的牵挂。“您儿子要执行特殊任务,后续联系可能不方便,有事我来转达。”何佳桓所在部队队长曾打来一通电话。何志成夫妇每次想给儿子发消息,都要反复斟酌字句,生怕打扰任务。
直到阅兵前夕,家族群“合家欢欣”里突然跳出一条视频——央视国防军事频道拍摄的阅兵宣传MV《胜利荣光》,发送者正是许久未主动联系的何佳桓。点开视频,当看到儿子身着戎装、迈着正步的画面时,郑杰瞬间红了眼眶,反复播放了不下20遍:“刚开始是热泪盈眶,后来越看越热血沸腾,我儿子就是这么优秀!”
身为黄州非遗糖画传承人的郑杰,近些天的创作时光多了别样的陪伴,她总把《胜利荣光》的旋律当作背景音,听着“正步劈开晨曦的光芒,眼睛比太阳还明亮”的歌词,手中的糖勺在画板上勾勒出灵动线条。
为感谢部队对儿子的培养,她还邀请师傅徐久元一同创作,耗时一周完成了大型糖画《中国军魂》,晶莹的糖丝里,藏着对军人的敬意,更映着军民同心的温情。
郑杰和徐久元共同制作的非遗糖画《中国军魂》。记者 余涛 摄
“这孩子打小就想当兵保家卫国。”何志成回忆,2021年3月何佳桓入伍时,还带着几分青涩,如今却蜕变得格外自律。休假回家从不让家人帮忙洗衣服,还会主动去奶奶家做饭、打扫。而这次参加九三阅兵,更让何佳桓收获满满:高强度训练磨砺了他的吃苦能力,“米秒不差”的标准让他养成了严谨细致的习惯,集体协作中更深刻理解了军人的使命与担当。
“国家强大、国防强大,我们老百姓才安全、才安居乐业。”看着电视里驶过的装备方队,郑杰感慨万千。在黄冈这片红色土地的滋养下,何佳桓的成长,是万千军人的缩影;而这个家庭从牵挂到自豪的心情转变,更折射出普通民众对国家富强的深切认同。
如今,那幅《中国军魂》糖画已准备妥当,郑杰盼着阅兵结束后送到部队,也盼着儿子在军营继续成长,用青春与汗水,书写对祖国的忠诚。
空中梯队王烈妻子王薪:既充满自豪与感动,又夹杂着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与牵挂
电视屏幕里军乐声渐起,军嫂王薪的手指轻轻按在沙发扶手上,身旁的妹妹、嫂子身子微微前倾,邻居阿姨也凑得更近了些——几双眼睛牢牢锁着画面,连呼吸都比平时轻了几分,等着空中梯队掠过天安门的那一刻。她们知道,那整齐编队的背后,也有王薪丈夫王烈的付出。
“来了!”不知是谁轻声喊了句,当战机群以雷霆之势划破长空,王薪的眼眶瞬间红了,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看这队形多齐!8月1日部队上门慰问,我才知道他要参加九三阅兵,当时又激动又紧张,会忍不住想他吃得好不好、累不累。”
王薪(右一)在家中和亲友一同观看九三阅兵直播。记者 秦浩雄 摄
说起丈夫,王薪的语气软了下来。2010年王烈高考失利,在堂叔鼓励下参军;2013年想考军校的王烈却因过往失利犹豫,“我天天陪着他,帮他分析顾虑,给他打气,看着他抱着书本学到半夜,终于考上大连通信士官学校导航专业。”在校期间,王烈两获“优秀学员”。毕业回到部队后,王烈又被评选为“优秀士官”,荣获嘉奖一次、三等功一次。这些荣誉背后的付出,王薪都看在眼里。
王薪知道训练一定很辛苦,但他相信王烈身上的那股韧劲,“不管对待什么工作,他都能够高标准严要求地去完成好,从不抱怨,所以我最常对他说的话便是‘家里有我,你安心!’”
“作为一名军嫂观看阅兵,内心的感受往往比普通人更加复杂和深刻。这种体验既充满自豪与感动,又夹杂着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与牵挂。”正说着,电视里新装备亮相,王薪眼睛一亮:“看到国家越来越强,安全感、自豪感打心底里冒出来!”
聊到孩子,王薪脸上笑意更浓:“今天孩子在学校跟同学们一起看阅兵,中午还特意打电话说,‘妈妈,我好像能感觉到爸爸就在那里’,这对孩子来说,就是最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阅兵直播结束时,王薪给丈夫发去微信:“王烈,辛苦了,你是家人的骄傲,国家的卫士。愿你的军旅生涯充满光辉,家里一切有我,不用担心。”这份跨越千里的牵挂与自豪,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格外动人。
“代表黄冈人走上这个舞台,是全家的骄傲!”
——我市2名退役女兵精彩亮相九三阅兵式
记者 李好 鲁娜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人民军队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豪迈受阅。
在团风县回龙山镇龙岗村,吴曼的亲戚们早已在电视机前等候多时。
正当电视机里传来:“英姿飒爽的女民兵,来自当年全国主要抗日根据地……”
“曼曼就在这里面!”吴曼的姑妈吴冬梅看着电视里的民兵方队激动地喊道。
看着电视里的民兵队伍迈着铿锵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吴冬梅眼中泛起泪光:“曼曼能代表黄冈人走上这个舞台,是全家的骄傲!”
镜头前几秒钟的英姿勃发,靠的是镜头后几个月的艰苦训练与刻在骨子里的军人担当。
吴曼 (采访对象供图)
1998年出生的吴曼是一名退役女兵。2018年,她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在部队服役期间表现优异,服役长达6年,2024年退伍。
转业后的吴曼并未停歇。如今在黄冈市程德岗学校任职的她,始终保持着军人的韧劲。今年初,团风县人民武装部的一通电话,让吴曼迎来新的挑战——参与阅兵民兵选拔。
今年2月至今,经过超6个月的层层选拔,吴曼凭借军旅生涯练就的过硬素质脱颖而出。“选一次就要刷掉几百人,她的脚磨得血肉模糊,却从没喊过苦。”吴冬梅说,“训练安排紧凑,我们只能偶尔通过微信聊天了解吴曼的近况。有时还需要加练,但她总说‘能为国家出力,值了。’”
“在部队期间,她锤炼了意志,磨炼了本领。这次光荣地站在阅兵场上,她实现了军人梦想,我们也由衷感到自豪,为她骄傲。”当谈及参与阅兵,吴冬梅朴实的话语道出心声:“年轻人就是要用青春来书写责任与担当,这孩子吃过的苦,都变成了今天的光。”
同样的场景,也同时在浠水发生。
柴小燕紧盯着手机屏幕寻找着女儿谈颖的身影。“哎呀,只看得到远景,近距离的镜头里也没有。”寻找无果后,柴小燕一边招呼着店里的生意一边抽空瞄一眼。
此次九三阅兵中,她的女儿谈颖参加了徒步方队。柴小燕说,丈夫的家族里有人曾参加红军,她喜欢当兵的,女儿也喜欢当兵。“女儿说当兵也是帮我实现梦想。”说这话时,柴小燕语气轻快。她告诉记者,女儿训练有严格的纪律要求,她自己也是通过网上报道的视频片段里看到过女儿。
谈颖 (采访对象供图)
今年26岁的谈颖是一名优秀退役军人,也是浠水县“铁姑娘战斗队”女子民兵连的一员。2017年,在武汉上学的她选择入伍成为了一名话务员。凭借出色表现,服役期间所在集体荣获“集体一等功”,个人也因表现优异获“集训标兵”“优秀义务兵”等荣誉,2年的军旅生涯锻造了谈颖铁一般的意志与品格。2019年退役复学后,谈颖迅速调整状态全身心投入学业,连续三年荣获“一等奖学金”,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
毕业后,谈颖入职湖北长江电气有限公司担任财务工作。面对全新领域,她凭借扎实学习能力与认真态度,快速掌握财务工作流程与技巧。工作中,她严谨细致,对每笔账目都反复核对,确保准确无误。凭借出色业务能力与管理潜力,仅两年便升任分公司财务负责人,带领团队高效完成各项财务工作。在工作之余还出色完成公司各项大小活动的礼仪保障工作,获得“十佳青年”“优秀员工”“先进后勤”等荣誉。
电视屏幕上,民兵队伍展示了新时代女民兵平时服务、及时应急、战时应战的形象。“孩子今年参加九三阅兵,我感到非常荣幸。我们等着她完成任务回来。”在浠水县红树林研学基地集中观看阅兵的谈小黎说,作为父亲,他感到非常骄傲,女儿从小就很刚强、独立、勇敢,在部队训练也很刻苦。
谈小燕说:“女儿今天联系我们了,说她明天回武汉。我们等她回家。”
感受阅兵式震撼 心跳与国威同频
——抗日英烈家属吴永康受邀赴京观看阅兵
记者 鲁娜
“太震撼了,现场观看的感受和电视上完全不一样,现场感更强。”9月3日下午,记者电话联系了在北京观看阅兵式的吴永康,此时的他刚从人民大会堂回到宾馆。
当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各种方阵按队列依次精彩亮相,展示了我国的军事实力和新时代人民军队的飞速发展。
吴永康是红安抗日英烈吴隆煮的孙子,目前就职于黄石市阳新县职业教育中心。此次作为抗战老兵家属,受邀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吴隆煮是红安县高桥镇人,也是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之一。1930年,16岁的吴隆煮告别家乡参加红军。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吴隆煮任129师386旅772团1营教导员。从1937年底到1938年4月,吴隆煮带领1营参加了长生口诱伏战、神头岭伏击战、响堂铺伏击战、长乐村追歼战等著名战斗。1940年8月20日,百团大战爆发,吴隆煮担任386旅17团副团长。激战中,吴隆煮为掩护通信员中弹牺牲。2024年9月,吴隆煮烈士英灵从山西迁回红安七里坪镇鄂豫皖苏区中心烈士陵园。
收到黄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发来的邀请函时,吴永康感到很激动:“能去现场观看阅兵,那是几代人的梦想,如今实现了。”他说,此次湖北来现场观看阅兵的有18人,他很荣幸成为其中一员。
为了来观看阅兵,吴永康早早地安排好手头的工作。9月2日11点35分,他乘坐的高铁G26次列车准时到达北京西站。离阅兵时间越近,吴永康越激动。
他向记者分享了阅兵当天的行程:凌晨4点半起床,5点吃饭,7点已在观礼台就座。
吴永康 (照片由本人提供)
“我们到天安门广场时还很早,但受阅队伍已经到了,正在进行阅兵前的最后彩排。”吴永康说,他坐在天安门城楼下的西四区第一排35号,视野好,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一支队伍。
在阅兵分列式环节,空中护旗梯队、徒步方队、战旗方队、装备方队、空中梯队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排列整齐的各个矩形编队踏着正步、英姿勃发地迎面走来。
“这个画面太令人激动了,很多人忍不住流泪了。”吴永康说,当装备方队走来时,先进的军事装备让他心潮澎湃。他感叹:“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啊,一想到革命先辈们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浴血奋战,为新中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怎么不激动?”
令吴永康印象深刻的是由2台引导车、16台运载车组成的反舰导弹方队和反无人机方队。他说:“这些都是国家重器,是国家的坚强后盾。”
天上飞机掠过,排成阵列,后面拖着长长的彩烟,像是用巨笔在蓝天上作画。
先辈的精神不仅令人敬仰,更是流动在血脉里的传承。吴永康介绍,受爷爷参军的影响,家族里拥军氛围浓厚。父亲这代兄弟8人,其中有6人参军,他这代也有3人参军。
吴永康欣喜地告诉记者,阅兵后他参加了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举行的招待会。此次阅兵让他收获满满,他会将观看阅兵激发的澎湃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转化为立足本职、奋发有为的实际行动,在岗位上恪尽职守,多做贡献。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袁安琪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