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利益无小事,枝叶点滴总关情。8月15日,记者从浠水县公安局获悉,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该局立足岗位职责,将“以人民为中心”理念融入点滴行动,以“贴心、决心、爱心”为服务底色,让守护群众的行动在身边落地生根。
畅通便民通道
8月12日上午10时许,随着快门“咔嚓”一声,家住浠水县清泉镇十月社区的李婆婆在自家旁边的警务室就办理了居民身份证。她拉着民警的手连声道谢:“以后换证再不用跑远路了!”
面对十月社区老年群体占比高、出行不便的实际,浠水县公安局清泉派出所深入贯彻“放管服”改革要求,以“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为契机,率先在十月社区警务室试点运行户政服务事项“延伸办”,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办理居民身份证申领、补换,以及流动人口居住证登记、居住证申领等公安高频业务。
在办理现场,群众在工作人员的耐心引导下,十几分钟就完成了信息采集、指纹录入、照片拍摄等一系列流程,整个过程高效流畅,真正实现了让群众少跑腿、办事更便捷。
“试点成功后,我们将在更多警务室推广这一贴心举措,真正实现‘警务围着民意转,民警围着百姓转’。”浠水县公安局治安大队户籍中队负责人表示,为切实解决特殊群体办事难题,该局还推出了上门办服务,通过电话预约、主动走访等方式,为高龄老人、久病卧床、残障人士等行动不便群众提供上门服务,让便民服务更加有温度。
聚力破案追赃
8月8日上午8时许,浠水县丁司垱镇居民周女士报警,称在集市摆摊时手机被盗。丁司垱派出所立即启动“案件快侦”机制,同步上报情报指挥中心。通过综合研判,10时许,民警在一客运班车上将嫌疑人抓获并追回手机。看到被盗手机失而复得,8月13日,周女士将一面印有“人民警察为人民,失而复得暖人心”的锦旗送到派出所。
8月12日凌晨,浠水县清泉镇一家彩票门店被盗,造成损失一千余元。清泉派出所立即调阅监控视频,联合情报指挥中心,通过研判分析,发现为一外地流窜盗窃团伙。8月13日,在省公安厅和通山警方大力支持下,民警将3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并为受害人挽回了财物损失。
今年以来,浠水县公安局紧盯民生案件,组织开展“找规律、补漏洞、强防范”行动,通过“视频+脚板+大数据”合成作战,传统盗抢骗刑事案件破案率提升至87.87%,为群众追赃挽损500余万元。
守护平安归途
“我父亲下午出门一直没回,他患有老年痴呆……”8月11日21时许,浠水县公安局巴河水陆派出所接到群众求助。
值班民警迅速将老人照片推送至村警群,同步调取辖区监控、发动周边村组干部搜寻。22时许,民警在辖区晴川村附近找到走失老人,并安全送到家属身边。
8月13日23时,浠水县公安局南城派出所民警在辖区巡逻时,发现一名老人在街头徘徊、神情迷茫。民警立即上前询问老人情况。经过细致沟通,民警确认了老人的身份信息,并第一时间与其家属取得联系。当民警将老人安全护送到家时,家属紧握民警双手连声道谢:“这么晚,要不是你们,真不敢想会发生什么!太感谢你们了!”
民有所呼,警有所应。从“放管服”改革的深化落实,到民生案件的快侦快破,再到危难时刻的及时救助,浠水公安以“三心”服务生动诠释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使命。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何国顺 通讯员 蔡俊
编辑:袁安琪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