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黄冈市中药品种供需对接推进座谈会在市卫健委召开。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市创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专班组长张社教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上,市直相关职能部门、重点医疗机构及骨干中药生产、销售企业负责人齐聚一堂,围绕产业链协同、供需精准匹配等内容积极发言,提出意见建议。
据了解,我市现有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共11家,年总产量约4700吨、产值约6亿元。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企业2家,生产品种数371个,产值约1.3亿元。中药饮片销售批发企业25家,年销售量935吨,销售额9593万元。
会议指出,组织开展中药品种供需对接,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振兴湖北道地药材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精神的具体举措,是落实市委工作部署的具体行动。各相关部门、医疗机构,要深化认识,提高站位,主动融入和服务全市中心大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落实工作责任,共同答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会议强调,要积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支持中药生产企业开展技术改造、产品创新和智能制造,促进企业扩能提质,引导企业围绕临床需求扩产紧缺品种,增加配方颗粒国标省标备案品种,提升供需匹配度,提高中药品种市场竞争力。要落实“我为企业跑订单”要求,认真做好中药生产、销售企业的包保服务工作,实打实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增强企业发展信心,激活企业发展新动能。要聚焦蕲艾、茯苓、天麻、福白菊、苍术等特色优势产品,制定并实施针对性推广策略,推动更多中医药品种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指导生产企业更好参与集中带量采购。要建立医企联动、部门联动、改革联动机制,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加快黄产中药品种推广应用,加快打造蕲艾、茯苓、天麻等中药材全国“单品冠军”。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娇 通讯员项志奇
编辑:龚丽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