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搞这个,确实有一套

昨天晚上,我又受教育了。

8月13日晚上7点,黄冈市“弘扬大别山精神”大思政课社区专场活动在黄州区百姓剧场开讲,这也是我历年来参加的唯一一场觉得“还没有听过瘾主持人就宣布今天的活动结束了”的思政课。

这场思政课最大的特点就是走群众路线,讲群众语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想这就是这场活动受欢迎的密码。

什么年代演什么年代的戏,什么舞台唱什么舞台的歌。我们这一代人生长在红旗下,没吃过什么大苦,也没受过什么大累,对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年代缺乏直观的感受;新一代人更是在蜜罐里长大,重物质轻精神,认为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饮水但不思源。客观上没有亲历历史,主观上坐享前辈创造的成果,加上独立和张扬的共同个性,许多人对于宣讲性质的思政课都产生了“我不想听,我听不进”甚至是“我不信”的成见。

讲好思政课,最终的目的就是要让群众听,群众信,进而转化为奋进的力量。怎么让群众听,让群众信呢?最好的办法不是我站在台上讲你站在台下听,而是站在群众中间与群众一起共情。群众听不习惯理论,那就需要把理论翻译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接受形式。

梁晶是区直机关的一名年轻干部,活动中她既是主持人又是宣讲员,全场靠着娓娓道、如数家珍的平实语言打通关。除了背景屏幕上一连串翔实的数字,红歌演唱、湖北大鼓、情景小剧、群口快板把理论编入唱词、情节,上演了“神助攻”。一个多小时的活动,台下多次看到有群众用纸巾擦拭眼角。活动结束时,台上已经唱完了的红歌又被全场观众再次合唱了一次。

这场活动可以说是“群众听进去了”“群众觉得讲得好”“群众还想听”的一个经典案例。红色情景剧《一把生锈的钥匙》,全部由少年儿童演绎。这些像花朵一样的孩子,在演出之前可能根本无法理解为什么年轻的妈妈为了保守党的秘密而将关系革命同志名单的一把钥匙吐入腹中,面对敌人严刑拷打、稚子被害也宁死不屈。演出之后,我看见他们从舞台一侧经过,有的孩子在抽泣,有的孩子眼里充满了光。

这两个月,我参加了好几场市区组织的大思政课和宣讲活动。有一次主办方把劳模、工匠代表请到了园区工人中间,有一次则是在一个社区的小广场上,宣讲员把小竹椅围成个半圆,跟居民拉家常。这一次虽然是因为下雨的原因改在了百姓剧场的室内,但是仍然使用了非常接地气和有人气的宣讲方式,很受群众好评。

昨天晚上的活动结束后,省市区主流媒体第一时间就出了报道。湖北日报传媒集团黄冈分社社长刘毅在他的朋友圈里说,“黄冈搞这个,确实有一套。”我觉得这句话很经典,于是跟他申请用作了今天推送的标题。

来源:郝诗光

编辑:龚丽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