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戏水声漫过白潭湖的夏夜
当吉他弦震颤着晚风的节奏
一支名叫 “彩虹桥” 的本土民谣乐队
正把温润的音符织进黄冈人的休闲时光
8月6日晚
白潭湖潮玩欢乐水世界
音乐盛宴里
这支黄州网红乐队的歌声流淌开来
这不只是一场演出
更是一次
关于城市声音、草根梦想
与夏夜归属感的温柔对话
城市夏夜的“民谣地标”
从两三人驻足到四五百人合唱
彩虹桥民谣乐队主要成员
“20 年前玩乐队是为了混口饭,现在纯是因为喜欢。” 彩虹桥民谣乐队队长王湘文笑着说。最初,他和几位爱音乐的朋友组了 “秋老虎乐队”,常在户外做公益演出,“没了商演的束缚,唱得更自在。”随着演出渐多,乐队名气慢慢传开,今年春节从初一到初六,邀约排得满满当当。
转折发生在今年6月。主唱刘海辉——这位来自江西的黄冈新市民,提议去白潭湖彩虹桥下演出。“这么偏的地方能有人?”王湘文起初犯嘀咕,刘海辉却坚持:“这里风景好,不吵居民,年轻人压力大,吹着风听首歌,能放松。”
第一次演出,只有两三个人站着听;第二天,近10人围拢过来;再后来,观众像滚雪球似的涨,如今只要开唱,四五百人准会准时赴约。“彩虹桥民谣乐队”的名字,就跟着歌声传遍了黄冈的夏夜。
“我想用音乐告诉大家,在这里生活很美好。”刘海辉的话里带着真诚。这支乐队就像一座看不见的桥:连起台上的歌者与台下的听众,连起跳动的音符与滚烫的生活,更连起每个黄冈人心里那片关于故乡的柔软。
“没有北上广的聚光灯,黄冈的夏夜照样有自己的BGM。”乐队成员龙文胜的玩笑话里藏着骄傲。这支扎根本土的乐队,正慢慢成为城市夏夜的“声音地标”。
音乐塑造城市记忆
从彩虹桥到白潭湖的烟火气
彩虹桥乐队的走红,藏着黄州本土文化苏醒的密码。
8月6日晚,为配合中国杯赛艇城市冲刺赛,乐队换了演出场地。不到7点,白潭湖边已聚满了人。
50多岁的谢雨带着俩外孙散步,一看到舞台上的乐队就笑了:“今儿换地方啦?” 她是乐队的老听众,“就爱听他们唱老歌,只要来白潭湖,必停下来听几首。”
60岁的喻花和10多位邻居从王家湾社区赶来,“以前总去彩虹桥听,现在他们去哪,我们就跟到哪 —— 彩虹桥都被他们带火了!”
晚风吹过,白潭湖的烟火气跟着浓了起来。烧烤摊的滋滋声、果茶摊的冰块碰撞声、孩子们的欢笑声,和着吉他声缠在一起。
余潘夫妻俩的果茶摊前围满了人,“这几天生意一直好。”8月2日,白潭湖潮玩欢乐水世界开业,夫妻俩晚上来玩时,发现白潭湖缺个买水的地方,第二天夫妻俩就支起了摊子,“城东年轻人多,消费力不低。”在余潘看来,白潭湖比遗爱湖场地大,这次赛艇赛更带旺了人气,“多办点活动,城东肯定越来越火。”
黄冈声音
需要你我共同托举
演出当晚,黄州区文旅局局长方婷婷的即兴献唱,把现场气氛推向了顶点。她借着热闹,邀请大家去看赛艇冲刺赛。动感赛事里嵌一场民谣演出,看似反差,实则是城市休闲的巧妙拼图:彩虹桥民谣乐队的歌声,刚好填补了夏夜狂欢后的那份沉静与回味。他们不用震耳欲聋的音响 “征服” 谁,只在嬉闹的余韵里,用真诚的调子告诉黄冈人:热闹之外,还能这样沉醉。
从广场舞、戏曲到民谣 Live,黄州人的文化生活正变得越来越多元、年轻。台下挥舞的手机光、此起彼伏的合唱声,都在说:一种文化认同感,正在悄悄凝聚这座城市的灵魂。
彩虹桥乐队的路还长。他们的“破圈”,或许可以从更深地扎根本土开始:黄冈正大力发展文旅,“白潭湖潮玩欢乐水世界”等项目势头正好,这支乐队能不能成为其中一张亮眼的“声音名片”?
这个夏天,去白潭湖潮玩欢乐水世界看看吧。在水的清凉与音乐的温热里,你会找到属于黄冈夏夜的独特注解。当彩虹桥乐队的歌声在湖畔响起,别忘了,你听到的不只是一支乐队,更是一座城市正在生长的声音力量。这力量,需要每个黄冈人一起托举。
编辑 | 爱武 初审 | 叶涵莹 终审 | 钱芳
来源 | 黄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陈爱武 陈子恒)
发布 | 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