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日报讯(记者万涛 通讯员李轲 李静媛)7月2日至24日,在浠水县丁司垱镇,飘荡着28名乡村孩子清脆的歌声。县第六实验小学丁司垱校区的学生们,在文华学院“科艺大篷车”志愿者指导下,仅用23天时间,从零基础起步,成功组建并演绎了专业难度的四声部合唱《那些我尚未知道的美丽》,并将歌声唱遍了家乡。
当志愿者朱鸿亮老师最初提出组建四声部合唱团时,面对大多不识乐谱的孩子们,挑战显而易见。但志愿者秉持“美育的本质是唤醒”的理念,依据孩子们的自然声线精心划分高、中高、中低、低四个声部。23天的社团时光里,孩子们主动沉浸于学习开嗓与美声技巧,日复一日地练习培养了他们的自主性。志愿者周文涛感慨:“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合唱团的MV拍摄成为一场深情的乡土巡礼。在云路口老街斑驳的青石板上,在晚霞映照的浠水彩虹桥边,在俯瞰稻田河流的“城市之眼”观景台,孩子们身着校服放声歌唱。镜头记录下百年老墙的纹理与稚嫩童声的交融,故乡的丰饶画卷在歌声中徐徐展开。
组建之初,孩子们的不安萦绕心头:“合唱团不是大城市的专属吗?”“没学过唱歌能站上舞台吗?”志愿者李轲用歌曲精神作答:“美丽本身不被定义。纵使是‘渺小’的鱼,也要大口呼吸。”当最终唱到“我也许是渺小漂流的鱼……想用力自在大口呼吸,去看看未见的广袤”时,每个音符都充满坚韧的生命力,孩子们在歌声中找到了与世界对话的勇气。
此次乡村合唱团的成功实践,生动展示了乡村孩子对艺术的渴望与潜力,为探索乡村美育新模式提供了有益借鉴。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