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放学有了好去处,办事也更方便了”,这是张塝镇范塆村村民对亲民化党群服务中心的普遍感受。如今,这座服务阵地已成为村里最热闹的地方,承载着村民的期盼与认可。
范塆村辖区面积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477人,常住人口约800人,分属8个村民小组。2018年投入使用的原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仅563平方米,随着村民需求日益多元,功能不足的问题逐渐凸显:老人缺活动场所、孩子放学无人管、村民学技能没场地……这些“急难愁盼”一直被村“两委”记挂在心。今年以来,村“两委”以学习教育为契机,将党群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列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目前已建成并全面投用,用贴心服务温暖着每一位村民。
精准对接需求,让阵地贴合民心
为让党群服务中心真正符合村民期待,村“两委”开展了细致的“问需于民”调研。村民座谈会、塆组会上,大家纷纷提出诉求:孩子托管、老人活动空间、阅览室等。随后,班子成员分片走访143户村民,涵盖不同群体,梳理出16条有效意见,明确了“孩子有托管、老人有照料、村民有课堂”的建设方向。
为优化设计,村“两委”干部到先进村考察学习,借鉴实用经验;同时邀请县委社工部、镇政府工作人员现场指导,结合本村人口结构和产业特点反复修改方案,最终确定“功能集成、便民实用”的思路——不追求豪华装修,聚焦实际需求,让每一寸空间都发挥最大效用。
功能落地见效,让服务温暖民心
走进范塆村亲民化党群服务中心,各区域都透着“亲民”特质,成为村民离不开的“生活驿站”。四点半学堂是村里最热闹的地方。每天下午4点后,孩子们背着书包陆续来到这里,志愿者早已备好文具和小零食,不仅辅导课业,还组织画画、唱歌、手工等活动,欢声笑语不断,切实解决了家长因下班晚无法及时看管孩子的难题。
阅读区成了村民的“充电站”。500多本书籍整齐排列,涵盖健康养生、农技知识、儿童绘本等类别。
新时代实践站人气十足。各类活动定期开展:村支书讲解政策,让村民了解惠民福利;邀请农技员传授种植技术,解决“种出来卖不上价”的问题;志愿者普及防诈骗知识,提醒老人防范风险。
会议室和办公室也焕然一新。开证明、交医保、咨询补贴等事项高效办理,村干部热情接待,还备有饮水机和休息椅,让村民办事如“走亲戚”般舒心。
凝聚人心力量,让阵地成为乡村振兴的纽带
范塆村“两委”深知,党群服务中心不仅是办事和活动场所,更是凝聚人心、促进乡村治理的“主阵地”。通过已建成的功能区域,村里的凝聚力显著增强。过去村民各忙各的,邻里交流较少。如今大家常来服务中心,接送孩子时聊家常,参加活动时互相帮忙,关系愈发亲近。在矛盾调解方面,服务中心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村里两户人家因宅基地边界产生纠纷,村干部将他们请到会议室,耐心沟通协调,还邀请村里有威望的老人参与劝说,不到半天就化解了矛盾。村民们表示,在服务中心谈事,大家更容易心平气和,矛盾也能更好地解决。
下一步,范塆村将继续以学习教育和开门教育为指引,管好用好已建成的党群服务中心,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让这个“亲民阵地”真正成为群众想来、爱来、常来的“温馨家园”,用实际行动践行“为群众办实事”的承诺。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