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笔者从黄梅县市场监管局获悉,该县第三批“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认定工作近日收官,73家优秀个体工商户通过认定。这是该县立足县域经济特色,以系统思维创新个体工商户“选、育、用、留”全周期培育机制的又一成效。
该县对“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的认定,严格遵循标准化申报、专业化认定、阳光化公示、示范化授牌规范流程。自2023年6月正式启动认定工作以来,共认定178家,覆盖黄梅戏演出、餐饮、零售、手工艺、休闲服务、新兴电商等特色领域,逐步形成一支代表黄梅个体工商户发展水平的高质量标杆集群。
近年来,该县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实施“闭环”培育激活个体经济源头活水。制定《黄梅县“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分类培育管理办法》《黄梅县“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评分细则》,明确设定知名类、特色类、优质类、新型类四个维度的量化指标与评价体系,确保“选”得精准。
大力实施“选优拔尖”培育工程,对入库的潜力个体工商户进行分层分类,通过集中培训、导师结对、标杆参访等方式,重点提升其品牌建设、经营管理、市场拓展、数字化应用等方面的核心能力,确保“育”得系统。
积极搭建平台,畅通“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展示、交流、合作渠道。鼓励其参与政府组织的展销会、推介活动,发挥其传承地方特色文化、打造地方品牌、带动就业增收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确保“用”得其所。
聚焦个体工商户发展痛点难点,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强化权益保障,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致力打造让个体工商户安心经营、长远发展的沃土,确保“留”得稳固。
针对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不同需求的“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该县量身定制并精准实施梯度扶持策略。一方面,将资源精准“送上门”,建立需求清单,组织市场监管、税务、人社、金融、商务等部门及服务机构,重点解决个体工商户在融资贷款、线上营销、技能提升、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核心诉求;另一方面,将服务包“分层分级”,对基础较好、潜力大的个体工商户,侧重提供品牌推广支持、信贷额度提升、参与大型展销机会、优先入驻特色街区/电商平台等资源。
该县市场监管局局长商勇表示,“将持续深化‘选育用留’机制,做细做实梯度扶持,让更多黄梅个体工商户在‘名特优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为全省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和县域经济振兴贡献更大力量!”
编辑:孙志鹏
来源:黄冈日报/通讯员 陈汶雄 刘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