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I黄冈高新区加快融入武汉都市圈 ——重点项目支撑 主导产业领跑


△黄冈超宽幅偏光片厂房建设及配套设施项目现场

7月17日,在黄冈超宽幅偏光片厂房建设及配套设施项目现场,高温炙烤下,工人们脸上布满汗珠,他们手上动作不停,正抓紧厂房的建设。

“项目主体建设基本完成,8月开始装修,9月安装第一条生产线。”黄冈超宽幅偏光片厂房建设及配套设施项目暖通动力主任张涛介绍。

从2023年落户园区,到今年9月生产线安装,这个由龙头企业三利谱投资百亿元的项目,将让黄冈成为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偏光片生产基地。

项目的顺利推进离不开黄冈高新区的“保姆式”服务。作为园区企业的服务方,黄冈高新区优化服务,变“坐等受理”为“上门辅导”,针对重点项目“量体裁衣”,配备专属项目助手,把服务窗口搬到项目现场。

“我们坚持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黄冈高新区智能制造服务中心童哲锐说,在项目审批环节实行“多测合一”“平行推进”“五证同发”,把部门“接力跑”变成部门“一起跑”,让项目更快落地。

近年来,黄冈高新区抢抓建设武汉都市圈协同发展重要功能区机遇,深化与武汉光谷产业协作,聚焦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建设专业园区、出台专项政策、完善专项配套,促进集群发展,形成研发在武汉、制造在黄冈,头部在武汉、链条在黄冈,融资在武汉、投资在黄冈的良好格局。目前,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占比超过85%。

2024年1月,黄冈高新区引进湖北子牛美可科技有限公司,延伸光谷龙头企业的上下游配套。作为长江存储集团和华星光电的头部供应商,湖北子牛美可科技有限公司在落户园区后,5个月内实现开工建设到竣工验收。今年1月,公司正式投产。

“这是我们半导体零部件的表面处理车间。”公司总经理俞祖国指着全封闭无尘车间内身着专业防尘服的工作人员介绍道,“通过精密清洗、纳米级喷涂等严格工序,这些高精度零部件可以达到近乎全新的使用标准。”

俞祖国解释:“我们采用国际先进的表面处理技术,具备5nm、7nm生产制造的零部件表面处理能力。所有处理后的产品都经过严格质检,确保达到原厂规格后才会返还给客户。”

为提升协同发展承载力,黄冈高新区与武汉光谷合作共建光谷第九园,承接武汉“光芯屏端网”万亿级产业转移和上下游配套,重点聚焦光电子信息、智能制造装备、医疗器械等产业链。目前,园区一期高新技术孵化器项目已于2021年7月投入使用,并入驻太迪电子、启钠新能源、南水北调工程等企业,二期项目已完成主体建筑的封顶。

光谷第九园主任张丹介绍,自去年10月我市与长江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华中光电子材料产业基地以来,一直在推进项目实施,并积极在武汉推介项目落户园区的有关政策。

“目前湖北光谷实验室、尚赛(黄冈)新材料有限公司、黄冈高新区管委会三方签订《共建光电材料中试转化平台意向协议》,研究院选址已定。”张丹说,这项合作将聚焦突破光电材料中试的关键技术瓶颈,促进实验室成果向规模化生产转化,强化中试公共服务平台对产业链的辐射带动作用。

以学促干,以干兴业。黄冈高新区在兴产业、强园区、优环境、守底线上聚焦发力,加快打造产业高地、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上半年已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81.6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98亿元。”黄冈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程志文说:“将继续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高新区转型发展的硬举措,深化科技同创、产业同链、园区共建、项目共谋,进一步强化与武汉都市圈协同发展。”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鲁娜 通讯员 刘吉翔 陈华

编辑:汪泽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