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里有活 心中有责 ——记“最美黄商人”、浠水黄商超市彩虹广场店技师李利丽

通讯员 蔡萍

在黄商集团,浠水黄商超市彩虹广场店熟食组技师李利丽用热爱浇灌职业之花,以匠心打磨工作细节,成为众人心中的榜样。

异地通勤痴心路

2018年,在外打拼多年的李利丽,为了照顾家庭,从广东回到了家乡浠水。当时黄州黄商超市万达店正筹备开业,广纳贤才。已有10年熟食工作经验的李利丽,看到了在自己熟悉领域施展拳脚的机会。尽管家与门店相隔60多公里,她还是毅然选择加入熟食组。

从浠水到黄州,60多公里的路程,每日通勤需耗费不少精力,她日复一日风雨无阻地往返,坚持了大半年。直到2019年4月,浠水黄商购物中心洪都店重装开业,她主动申请调回,终于结束了这段披星戴月的异地通勤“走读”时光。

创新点亮烟火气

在黄州黄商超市万达店开业初期,熟食区尚是一片待开拓的空白。李利丽凭借在外习得的精湛技艺打底,主动请缨成为这个项目的“开荒者”。

从筛选优质半成品鸡鸭,再到亲手调制酱料,每一味调料的配比都反复调试,每一份食材的腌制时长精确到分钟,烘烤时的火候更是根据肉质变化实时调整。她像雕琢艺术品般对待每个环节,最终打磨出一套标准化操作流程。这套流程不仅让烤鸡烤鸭迅速成为门店“断货王”,更被列为黄商综超各门店的推广范本,为熟食品类的规模化拓展树起了标杆。

在浠水黄商超市彩虹广场店,李利丽的创新热情丝毫未减。为了让熟食品类更贴近顾客需求,她先是推出炸肉串、辣子鸡、椒盐大虾等热卖单品,用浓郁香气勾起食客味蕾;接着又琢磨起亲民美味的炸胡萝卜丸子、藕丸子来吸引顾客。其中,她别出心裁研发的香菜丸子,以鲜嫩弹牙的口感和层次丰富的风味,成了顾客进店必带的抢手货。这些带着市井烟火气的创意,让熟食区的人气越来越旺,更为门店带来了业绩的稳步增长。

细微之处显担当

“热爱”二字,是李利丽身上闪亮的标签。

店长张晓常说,每逢中秋节的手工月饼、端午节各种口味的粽子、元宵节的汤圆等节令食品促销,哪怕不属于工作范畴,她经常是第一个上前搭把手,用熟稔的手艺帮同事分担;新店开业需要支援,她积极主动报名,别门店的事也当成自己的工作,从不抱怨。

去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同事加班到深夜准备离开,看见李利丽还在操作台上一点点擦拭着溅上油渍的瓷砖。“姐,都快转钟了,剩下的明天再来收拾吧,早点回家歇着呀。”一个同事催促道。“没事,你们先走。这些台面不擦干净,明天一早来又得耽误工夫。”操作台在她手下一点点恢复整洁,调料瓶都被归置得整整齐齐。

李利丽早晨总是提前到店帮同事预热烤箱,收工时顺手把别人忘洗的工具刷干净,遇到新手忙不过来,默默接过活儿……同事评价,她是甘于奉献、不计得失的好技师。

2023年秋季至次年春节,熟食组遭遇“用工荒”。面对3倍于往日的工作量,她没有丝毫埋怨,主动扛起所有担子——从凌晨备料到深夜收摊,从食材验收到服务顾客,连轴转成了常态。有同事替她委屈,她却摆摆手:“越是忙的时候,越不能让顾客跑空。”

匠心照亮同行路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是李利丽常挂在嘴边的话。

作为熟食区的技术带头人,她始终积极响应公司传帮带号召,从黄州黄商超市万达店到浠水黄商超市彩虹广场店,手把手带教了一批又一批徒弟。从食材预处理的诀窍,到烤炉温度的精准把控,再到酱料调配比例,她毫无保留地将多年积累的经验倾囊相授。

这份对职业的敬畏,藏在李利丽的每个细节里。曾有一次,店长张晓中午12点半路过熟食区,见李利丽仍在忙碌,一问才知,她在等一批冷冻商品到货,“卸完货、清点好再走,心里才踏实。”一句朴实的话语,道尽了李利丽对工作的尽职尽责。

“眼里有活,心中有责。”这是同事们对李利丽的评价。正是这份对职业的热爱、对细节的较真、对工作的坚守,让她光荣地站在公司“最美黄商人”的领奖台上。她就像熟食区那盏暖灯,用微光照亮身边人前行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