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田县政协常委、亚鑫妇产医院院长方金明—— 听诊器始终挂在离心脏最近的地方

    在罗田县蜿蜒的田埂与医院诊室间,总有个身影行色匆匆。他胸前的听诊器,不只是冰凉的医疗器械,更像是一枚刻度精准的量尺,丈量着二十余载从医路上的初心温度。从公立医院的儿科骨干,到民营医疗的拓荒者,再到为民生疾呼的政协委员,方金明用三种身份的叠加,书写着医者仁心、创业胆识与履职担当的立体故事。

破茧:从体制内跃向民营医疗的“探路者”

    2018年盛夏的罗田,蝉鸣撕开燥热的空气,却掩不住方金明内心的灼热。在基层医疗战线摸爬滚打多年,从县第二人民医院到妇幼保健院,他在儿科诊室见过太多农村家庭因医疗资源匮乏而四处奔波的身影。那些孩子啼哭时父母紧锁的眉头,像细密的针脚扎在他心上。为何不能在家门口建一所高水平的妇儿专科医院?

    政策的东风吹来,方金明毅然走出体制内的“舒适圈”。三个月里,他与合伙人跑遍县城寻址,深夜伏案绘制医疗蓝图,硬是将构想浇筑成现实。罗田首家民营二级妇儿专科医院——亚鑫妇产医院拔地而起,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当地妇女儿童的求医路。

    7年间,医院从几间诊室蜕变为拥有16个一级科室、25个二级科室的医疗综合体;与武汉同济生殖医学专科医院的深度合作,让省级专家会诊成为常态;医学教育培训基地里,年轻医生们汲取着前沿知识。这座医院不仅解决了70余人就业,更让罗田百姓在家门口感受到省级医疗资源的温度。

仁心:用听诊器奏响生命的“暖色调”

    7月1日上午8点,亚鑫妇产医院儿科诊室门口已排起长队。方金明穿上白大褂,胸前的听诊器随步伐轻晃,像是迎接患者的序曲。“孩子吃饭香吗?家里备着退烧药没?”每次问诊,他总会多问几句家常,不是程序化流程,而是把患者的冷暖真正揣进心里。

    为帮患者省钱,他练出“性价比火眼”:疗效相同的药,必选更经济的方案;可做可不做的检查,坚决不递单子。有同行笑他“太实在”,他却认真道:“听诊器听的是心跳,心里装的是百姓的日子啊!”

    2024年体育中考当天,一名晕厥的孤儿被紧急送医。方金明丢下刚端起的午饭冲进抢救室,半小时心肺复苏与紧急施救后,孩子转危为安。得知其家境贫寒,他默默缴清全部费用,只留下一句:“好好考试,路还长。”

    诊室墙上密布的锦旗,是患者用信任织成的勋章;患儿家长口中亲切的“方医生”,是最生动的口碑。二十余载,他以零事故、零纠纷的记录,把“医者仁心”四个字刻进了罗田百姓的心里。

担当:让政协委员的履职“踩实大地”

    脱下白大褂,方金明转身成为奔走一线的政协常委。在他看来,听诊器听的是个体心跳,而委员履职要听的是整个罗田的“发展脉搏”。

    为撰写“道地药材产品标准提案”,他踏遍罗田山野,与药农席地而坐记录诉求;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他走进校园与孩子促膝长谈。这些沾满泥土气的调研,最终化作沉甸甸的提案——其中“道地药材标准提案”获评优秀提案,为当地特色产业注入新动能。

    疫情期间,他个人捐赠5吨消毒液与2万元防护物资,带领团队完成15万人次核酸采样;在工业园区协调建起预防接种门诊,在特教学校组织“五送下乡”。“最美知联人——创业之星”的称号是对他“把担当落在实处”的最好注解。

    听诊器的金属外壳在岁月中泛起温润光泽,方金明用它贴近患者胸膛,也用它丈量生命的重量。从医者到创业者,从委员到公益践行者,他始终站在离人民最近的地方,让医者大爱在罗田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成为最蓬勃的风景。

来源:黄冈日报(通讯员 熊世东)

编辑:马艳明 胡小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