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浠博看古籍”,中小学生沉浸体验“书医”匠心

走进浠博看古籍

“你们快看,从右往左看!”

“还有这里是用线穿起来的。”

“原来古人看的书长这个样子呀!”

······

一群孩子站在修复桌前

眼里透着好奇

5月18日

黄冈市“走进浠博看古籍”

全媒报道启动

一批中小学生来到浠水县博物馆

参与以“赓续文脉·博观未来”为主题的

古装线书修复、古籍雕版印刷

体验研学活动

古籍修复人员

小心翼翼地打开文物保护盒

一本百年前的《蕲水县志》

露出真面目

泛黄的书页瞬间吸引众人的目光

“古籍线装书的修复是一项复杂的精细活。”

古籍修复部主任叶映红

轻声地讲述着

双眼却一刻没有离开书本

检测书本、清理灰尘、

修补缺页、捶整书页···

几十道工序无不考验技能和耐心

“以后我们也要爱惜书本!”

亲眼看到书本修复的繁复

亲手触摸拓印刻板的厚重

学生们纷纷讨论看书更要爱书

据了解

此次“走进浠博看古籍”全媒报道

由黄冈市委宣传部指导

黄冈市融媒体中心联合

浠水县委宣传部

浠水县融媒体中心开展

始建于1951年的浠水县博物馆

是湖北省建馆较早

收藏文物数量多、级别高的博物馆

以收藏大量古籍线装书

金石印章而著称

是全国首家县级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该馆收藏的古籍线装书

有经、史、子、集、丛书

五大类7313部41126册

数量等级居全国县级博物馆之首

其中,收藏

一、二、三级珍贵文物

有395部3527册

有古籍善本428部3096册

占黄冈善本总数的一半以上

《新编古今事文类聚》为明初刻本

保存至今近600年

《四史鸿裁》《明州阿育王山志》

为全国少有收藏

明刻本《古今禅藻集》

仅上海博物馆有收藏

《徐文长三集》

在全国只有国家博物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有藏

解码浠水博物馆收书藏书护书之道

挖掘古籍线装书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梳理一代代浠水人接续保护传承的故事

探秘古装线书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浠水实践


来源 | 黄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沈红星 吴娅婷) 图片:记者夏文

编辑 | 殷 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