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警惕,谨防输入性疟疾 市、区疾控中心联合开展第十八个“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

    今年4月26日是第18个“全国疟疾日”,宣传主题为“严防输入再传播,巩固消除疟疾成果”。

    近年来,我市市民前往非洲、东南亚等地出差、经商、学习、旅游、务工等情况日益增多,而这些地区是疟疾高发区,致使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有所增加。为提醒市民提高警惕,增强主动防护意识,降低疟疾输入后再传播风险,持续巩固我市疟疾消除成果,4月23日,市疾控中心联合黄州区疾控中心在龙王山社区服务中心,开展了以“严防输入再传播,巩固消除疟疾成果”为主题的疟疾防治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悬挂着疟疾防治宣传横幅,摆放了宣传展板,还设立了宣传咨询台,向群众发放疟疾宣传折页及用品,并通过多种形式宣传疟疾预防和治疗知识。

    市、区两级专业人员积极与市民互动,耐心解答疑问,介绍疟疾防治知识。他们还通过讲解和发放宣传资料,向市民尤其是往来境外疟疾流行地区的务工、旅游、商务等高风险人群,传播疟疾防治知识,增强其及时就诊意识,克服恐惧心理,做到患病后及时就医、积极配合治疗,有效提高了市民自我防护能力,提升了社会各界对疟疾防控工作的认识和重视,营造了良好的疟疾防治社会氛围。

    链接:市民应知晓的输入性疟疾防治知识

1. 疟疾俗称“打摆子”,是由疟原虫引起、经蚊虫叮咬传播的寄生虫病,也可通过输血或母婴传播。典型症状为周期性寒战、高热和出汗退热。若不及时治疗,疟原虫破坏红细胞,可致贫血、肝脾肿大,甚至死亡。5种致病疟原虫(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和诺氏疟原虫)中,恶性疟原虫最为致命。

2. 疟疾典型临床症状为周期性发冷、发热、出汗,因感染疟原虫不同,发作周期可为每天、隔天或三天一次。部分患者症状不典型,可能出现发热伴疲倦、头疼、全身酸疼等类似流感症状,或发热伴腹泻、便血等类似胃肠道疾病症状,以及发热伴昏迷等神经系统疾病症状。

3. 疟疾可防可治,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能缩短病程、避免死亡。出国人员出国前应了解目的地疟疾流行状况,增强感染风险意识。前往非洲、东南亚等疟疾流行区,要加强个人防护,如使用蚊帐、驱蚊剂,户外活动穿长袖衣物等。出现症状需及时在当地就医。

来源:黄冈日报(通讯员李晓红 胡恋)

编辑:马艳明  胡小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