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至9日,在浠水举行的全省市场监管系统网络交易与合同监管工作座谈会上,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余水兵以《打造“服务+监管”双引擎 推动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题作经验交流。
去年以来,我市市场监管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省市场监管局,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平台经济发展工作要求,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规范与发展同行,着力打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促进全市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以黄冈担当为全省平台经济健康发展注入新动能。
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平台经济迈好“第一步”
市市场监管部门围绕平台经济领域新业态新模式新问题深入调研,印发《黄冈市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主体责任清单(试行)》《黄冈市市场监管局关于提升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水平的指导意见》等一揽子政策,强化制度供给,着力构建系统完备、衔接配套的规则制度体系,激发平台经营主体活力。
严格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构建52个市级、37个县级事项线上线下“一站式办结”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专区,针对集群注册企业,提供“不见面审批”登记注册服务,降低企业成本。截至去年底,全市共有电商经营主体(店铺)达2.3万户、网络直播经营者3825个,其中电商企业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的达640家。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印发《关于加快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在全市范围内给予平台经济支持奖励。市市场监管部门发挥网络市场监管联席会议办公室作用,统筹联动全市12个部门,定期会商平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监管对策,合力打造线上线下全覆盖、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全方位、立体化工作格局。
监管服务并重,助力平台经济跑出“加速度”
市市场监管部门规范网络交易监测,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提高智慧监管水平。投入19万元,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网络销售电动自行车等12项定向监测和“6·18”等网络促销监测,监测网络经营主体2.2万家,发现涉嫌违法违规线索327条并全部办结。联合公安、商务等部门,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网络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共清理网上违法有害信息7.5万条,处置网站、平台违规账号5个,关停33个,查处违法行为137起,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
持续加强电商平台合规指导,发布“十条”合规提示函,引导电子商务经营者亮证、亮照、亮规则经营。全年通过12315平台受理网络平台销售诉求7980件,办结率99.94%,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0.02万元,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全市319家企业获评“湖北省第十七届(2022-2023年度)守合同重信用企业”,596家企业获评黄冈市2022-2023年度“守合同重信用”企业,避免“内卷式”竞争。结合“小个专”党建等工作,指导帮助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企业建立服务驿站,督促平台企业切实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进一步促进各方主体互利共赢,营造公平有序的良好生态环境。
推进品牌建设,助力平台经济开启“新征程”
市市场监管部门立足黄冈特色资源禀赋,实施“一县一品”电商赋能行动,累计帮扶1200家电商企业壮大发展。聚焦蕲艾、英山云雾茶、浠水鸡蛋、黄梅香米等10大特色农产品品牌,推动前端标准化生产、中端深加工升级、后端电商化营销,构建“三产促二产、二产带一产”链式发展模式。2024年,全市全平台电商销售额突破30亿元。
抢抓平台经济发展机遇,遴选15件优品参与湖北省首届“荆楚放心礼”消费者评测活动,7件产品获评首届“荆楚放心礼”,数量位居全省第一。鼓励引导知名企业、网红达人拓展跨境市场。2024年,罗田“燕儿谷”网红谷哥及谷哥甄选直播团队开展助农电商直播200余场次,累计推出“谷哥甄选”产品80余种,实现农产品销售额1.5亿元。
广泛宣传《电子商务法》《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网络直播营销管理暂行办法(试行)》《网络交易执法协查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全市组织开展各类电商、网络直播等线上线下培训262次,参加培训人员累计1.8万人次,培育一大批电商行业技能人才,为我市平台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来源 | 黄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孙志鹏 通讯员陈江华 熊紫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