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科技赋能 绿叶变“金叶”

春茶如金,正是品鉴佳期。眼下,我市各地已经开始了繁忙的春茶采摘。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茶香中还透着清新的“科技味”。

这几天,位于北纬30°黄金产茶带的浠水绿杨乡雀翠峰茶园迎来茶采摘季。雀翠峰茶园的百余名采茶工腰系传统竹篓,指尖在茶垄间翻飞如蝶,熟练地采摘着今春的第一批嫩芽。

浠水县绿杨乡雀翠峰茶园采茶工 杨平珍 :我刚开始的时候只能采一斤多,现在我学得很熟练了,可以采到4斤到5斤。

清晨采摘的鲜叶,必须在三小时内进入加工车间,才能更好锁住茶香。在这座1500平米的厂房里,智能杀青机精准控温,仿生揉捻机模拟传统手法,今年新增的红茶发酵舱如同精密实验室,将温差控制在±0.5℃。

浠水绿杨乡雀翠峰茶园炒茶师 程又元 以前炒茶是大锅炒,靠经验,现在有新机器,温度和时间把控更精准了,现在我用这种面板控制机器。

当传统茶香遇上新潮"云"端,公司开辟电商直播新赛道,在"雀山雀翠峰茶业"直播间,春茶一上线就受到热捧。镜头前,主播带网友"云监工"从采摘到包装的全流程,预售订单已占总量三成。

浠水县绿杨乡雀翠峰茶园电商负责人 程本磊:我们通过直播让观众更好地了解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的一个情况,日均销售额已经突破了3万元。

英山县是英山云雾茶的核心产区,在温泉镇马堑村投入春茶采摘的村民较往年大为增加。

 英山县温泉镇马堑村党支部书记 熊燕:我身后这片茶园是通过流转农户手中的闲置土地,承包给绿羽茶业公司建设规模化茶业基地,我村每天有四百多名村民前来采摘。

因为绿羽茶业年投资两百余万元建成的数字智能化生产线已调试完毕,这条生产线具有清洁化、数字化、连续化、智能化等特点,投入生产后,将实现生产过程全程数字化控制,精确掌控每一道工序参数,最大程度保证茶叶的清洁卫生。有了智能化的加持,公司将年产名优绿茶约60吨,大宗绿茶约300吨,年产值6000万元。

湖北绿羽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吴旭:这条生产线日均消耗茶叶鲜叶原料约七万斤,茶叶原料都来源于周边三个乡镇,能够积极有效地提高周边茶农的收入。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新球 袁木 闻豪 浠水台 英山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