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为艺志不磨——记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陈燕

通讯员 李玖久

3月8日,湖北省黄梅戏剧院组织演员来到黄梅县蔡山镇李英村为村民演出,村广场上聚集了近万名观众。一级演员陈燕一上台,就赢得了广大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和叫好声。演出结束后,一拨又一拨的村民携带着礼品上台向陈燕表达敬意。

陈燕是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她以唱功见长,表演真挚细腻,塑造人物准确生动。曾荣获全国首届黄梅戏青年电视大赛“优秀演员奖”,湖北省第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湖北省第五届黄梅戏艺术节表演一等奖,湖北省第七届“牡丹花”戏剧表演奖,现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艺术基金专家库成员,湖北省文联中青年人才库成员。

陈燕来自梨园世家,父母都是英山县黄梅戏剧团的资深演员。还在牙牙学语时,她就模仿大人哼唱黄梅戏。1982年,英山县黄梅戏剧团招收黄梅戏学员,刚满12岁的她参加了报考。带着父母“劝汝立身须苦志,月中丹桂自扶疏”的教诲,陈燕通过了训练和考核,最终成为了一名黄梅戏演员。

陈燕主攻旦角。这一角色作为黄梅戏多数剧目的核心人物,对唱功要求很高。陈燕依靠自身音域宽厚的嗓音条件,通过反复磨炼,将民歌唱法与黄梅戏声腔进行有机融合,最后形成了既有浓郁的黄梅戏韵味、又有山歌清新流畅风格的演唱特色。

陈燕戏路很宽。既可以饰演青年少女,也可以装扮中老年妇女;可以是民妇村姑,也可以演达官贵人;既可以是贫困的女子,还可以是饱读诗书的才人,或指挥千军万马的女中豪杰。她在饰演《女驸马》《罗帕记》中的冯素珍和陈赛金时,把古代知识女性的性格特征表现得细致入微。她也能用轻歌妙舞式的表演,把《夫妻观灯》等青年妇女热爱生活的心态准确地表现出来。近年来,她又在现代戏《天职》《大别山母亲》《改生日》等剧目中,成功地塑造出了众多不同性格特征的当代妇女形象。

陈燕从艺之时,正是戏曲承受影视艺术冲击之时。戏曲演员虽然仍在舞台上闪耀光芒,但是生活上却与清贫相伴。陈燕用将民歌发声技巧与黄梅戏韵味结合起来的嗓音演唱流行歌曲,深受欢迎;只要她走出戏曲团体进入流行音乐界,一天的收入可以达到月工资的数倍甚至数十倍。但她从不动摇对戏曲事业的热爱,始终坚守在戏曲艺术的舞台上,把自己的身心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了工作之中。不管演出条件好坏、角色大小、报酬多少,都一丝不苟地唱好每一句唱腔,说好每一句台词。所到之处,都受到观众充分好评。

步入职业生涯的后期,陈燕特别重视青年演员的培养,甘做年轻人成长的人梯。在演出排练之余,她为年轻演员执导排练了大型传统戏《哑女告状》和《状元与乞丐》,成为剧院经常上演的优秀剧目。2014年,由她辅导的本院青年演员苏敏、朱晓欢参加中国黄梅之星大奖赛,均荣获“黄梅之星”大奖。此外,她还经常在戏曲进校园活动中,进入学校为学生和老师们演出,走进市直各机关单位教唱黄梅戏,讲授戏曲知识,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培养出了一批热爱黄梅戏的戏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