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彭汝 胡连江 雷刚
春回大地,校园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近日,在英山县实验小学的食堂里,孩子们一边品尝菜肴,一边向县纪委监委派出第二纪检监察组“校园餐”专班人员分享各自“吃后感”:“我最喜欢吃这个卤鸡腿!”孩子们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这背后,是英山县在校园食品安全与学生用餐体验上的用心耕耘,通过打造“数字食堂”,将温暖与关怀从舌尖传递到心间。
聚焦痛点,筑牢安全基石
校园食品安全,始终是家长们心头的牵挂,也是社会关注的重中之重。英山县纪委监委敏锐洞察这一关键,将整治中小学“校园餐”突出问题列为重点工作,充分发挥派驻纪检监察机构“贴身监督”优势,督促县教育部门加速数字化应用落地,全力推进“数字食堂”建设。
英山县搭建起中小学食堂信息化监管平台,融合食材管理、财务管理、消费管理及“互联网+明厨亮灶”四大系统。从食材采购的源头把控,到食堂运营各环节的智能监管,再到后厨操作的实时展示,全方位打造“智慧食堂”,实现食品从源头到餐桌的全程追溯与风险防控,为学生的饮食安全筑牢数字防线。
科技助力,把好食材关卡
清晨6点多,毕昇小学食堂内一片忙碌,验菜小组借助“智能电子秤”,对供应商送来的食材开启严格检验流程。青菜、土豆、猪肉等食材依次经过自动称重、一键拍照,相关配送信息瞬间上传至食材管理系统。验收完成生成的二维码,让食材信息一目了然,实现“扫一扫全知晓”。
毕昇小学后勤主任胡泊感慨地说:“过去总担心食材缺斤少两,现在通过手机就能实时查看摄像头与电子台秤记录的数据,食材监管全程透明,工作轻松多了。”学校依托数字化手段,实现订单、配送单、收货单、结算单“四单合一”的数据闭环,极大提升了食堂管理的效率与透明度。
不仅如此,英山县纪委监委积极推动相关职能部门落实主体责任,在部分学校试点引入“智能电子秤系统”,并通过“四不两直”方式深入调研校园食品安全,及时发现并整改问题,为“数字食堂”建设保驾护航。
多方协同,提升学生幸福感
在确保食品安全的基础上,英山县同样关注学生的用餐体验。思源实验学校开辟就餐评价互动栏,让学生对每日菜品和厨师进行评价,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菜品口味与质量。从学生点评到家长定制菜单,一系列举措让食堂饭菜愈发符合学生口味,爱吃校园餐的学生日益增多。
英山县实验小学莲花校区借助“智慧食安”APP,实现食堂后厨实时远程监督,每一个操作流程都在阳光下运行。从食材的出入库,到餐具消毒、人员晨检等,全程透明化,真正做到源头可溯、过程可控、去向可追。
英山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持续发力,借助‘大数据’织密‘监督网’,让‘数字食堂’成为学生安全用餐的保障,让家长和社会放心。”英山“数字食堂”正稳步前行,将安全与幸福深深烙印在学生的舌尖与心间。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龚丽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