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在黄梅县调研时强调,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充分挖掘黄梅戏、自然山水、古建筑等资源潜力,不断提升黄梅文旅产业影响力、美誉度。2024年,黄梅接待游客量85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0.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9%和27.6%。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黄梅文旅是如何逆市“出圈”的。
这两天,在黄梅县五祖镇东山问梅村景区,创新大戏《戏梦东山》正在上演。作为今年新编排的剧目,这部剧结合舞蹈、舞台剧等现代化的表演形式,通过演员的唱念做打,与观众进行近距离互动,让游客体验感十足。
游客 黄勇:“这里的表演结合了一些本地的IP文化,很有创新,很有创意。”
打破了传统戏台的边界,景区今年推出《戏梦东山》贺岁巡游、《牛郎织女》光影水幕实景剧、《白蛇传·渡情》原创大戏等三大剧目,沉浸式体验让年轻游客占比提升至65%。
黄冈黄梅县东山问梅村演艺负责人 吴敏:“将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与非遗文化黄梅戏以及东山问梅村的一些山水实景,与数字科技进行融合,变得更加年轻时尚了。”
为了更加深入挖掘黄梅戏文旅资源,位于杉木乡的绣娘田园景区,将黄梅采茶戏与万亩茶田观光深度结合,形成“白天采茶、夜晚听戏”的特色体验,有效提高了景区的收入。黄梅还通过“戏曲+研学”、“戏曲+民宿”等创新业态,与景区差异化经营。近两年来,景区周边12个村陆续发展特色民宿集群,餐饮、娱乐、住宿等产业逐步发展起来,户均增收超过了3万元。
黄冈市黄梅县五祖镇党委委员、副镇长 王瑜:“作为黄梅多彩旅游路设施节点的戏乡福地大酒店东山民居民宿,是立足旅游全域化发展,并以服务景区景点连接南北环线为思路打造的,将黄梅戏经典剧目融入其中,能给顾客营造戏曲文化的沉浸式体验。”
文旅融合的发展,也带动了农副产品和文创产品的销售。在袁夫稻田景区,稻田剧场里上演的《稻田牧歌》将农耕文化与戏曲艺术巧妙融合,带动周边农副产品销售同比增长210%。在五祖风景区,文创店内的“黄梅禅风”魔方、四季风光冰箱贴和黄梅戏梳妆镜,成为游客抢购的热销品。数据显示,黄梅县已有23家文旅企业开发戏曲主题文创产品,带动非遗工坊、乡村电商等新业态发展,文旅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百亿。
黄梅县农文旅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岳勇峰:“像这一款产品我们卖得比较好的,‘罩婵娟’这款产品创意来源于黄梅戏经典剧目《女驸马》,就是‘人人夸我潘安貌、原来纱帽罩婵娟’。这个就是状元帽、状元梳,这个是公主的凤冠、镜子、游客方便带走,价格也不贵。”
让非遗文化活化与利用,黄梅正在文旅项目上做文章。总投资16亿元的黄梅(长江)文化旅游度假区项目,正加紧施工。围绕五祖风景区,湖北文旅集团正着力打造黄梅禅宗文化旅游区,在统筹寺院古建筑及建筑遗址原真性、完整性保护修复的同时,推动禅旅融合发展。
湖北文旅集团黄冈公司董事长 陈志波:“按照从问梅村到五祖寺到东山的山顶,这样一条南北轴线,共同组成一个祈福文化的乐园。山下是(问梅村)小镇、山中的寺庙、山顶的揽胜祈福,这样三个不同功能主题。”
黄冈黄梅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 蒋毅:“我们坚持文塑旅、以旅彰文,做强文化IP,合力推进东山问梅5A景区的创建。举办黄梅禅文化论坛,推出祈福之旅、生态之旅、戏曲之旅等多彩旅游路的建设,。走出一条具有黄梅特色的全域大文旅高质量发展之路。”
长江云新闻记者 刘骞 胡文超 周航川
黄梅台 王晶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