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教育阶段,班级管理的成效不仅取决于班主任和教师的努力,更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和配合。家校合作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协同模式,能够整合学校与家庭的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对高中生的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笔者就新时期高中班级管理中家校合作的路径和方法进行探究,概括出以下基本策略。
建立多元化沟通渠道
班级管理中,家校合作的前提是沟通,这就需要学校主动作为,可采取以下三种途径:
一是家长会。定期召开家长会是家校沟通的一种传统方式。高中阶段的家长会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调整形式,如高一入学时的新生家长会,重点介绍高中的学习特点、班级管理规划等;高二分文理科后的家长会,针对学生的学科选择、学业发展方向进行交流;高三家长会聚焦于高考备考策略、学生的心理调适等。
二是家访。家访是一种深入了解学生家庭环境的有效方式。班主任可以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家访,尤其是对于那些在学校表现异常(如成绩波动大、行为问题等)的学生。在家访过程中,班主任要以尊重和关心的态度与家长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家庭氛围、亲子关系等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同时也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共同探讨改进的措施。
三是积极应用现代通信工具。利用微信、QQ等通信工具建立班级家长群,可以方便快捷地发布班级通知、作业信息、考试成绩等。但在使用家长群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避免对个别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压力。此外,班主任还可以与个别家长进行私聊,针对学生的特殊情况进行深入沟通。
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
学校应该成立家长委员会,让家长代表参与学校的部分决策和管理工作。家长委员会可以就学校的教学质量、课程设置、校园安全等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在班级管理方面,家长委员会成员可以协助班主任开展一些特色活动,如组织家长进课堂,邀请有专业知识或特长的家长作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
如,邀请从事法律工作的家长开展法律知识讲座,或者邀请擅长手工制作的家长教学生制作手工艺品。在学校的大型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汇演等)中,邀请家长作为志愿者参与其中。家长可以协助组织活动、提供后勤保障等。
建立家校合作评价机制
首先是对教师的培训,教师需要接受家校合作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与家长沟通、合作的能力。培训可以包括如何有效地组织家长会、如何在家访中深入了解家庭情况、如何利用家长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等。
其次是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培训活动,提升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培训内容包括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如何引导孩子应对高考压力、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进行有效沟通等,让家长了解到科学的教育方法。
学校要注重从学生的学业成绩、品德表现、心理健康状况等多方面对家校合作的效果进行评价。例如,对比开展家校合作前后学生的成绩变化、违纪行为的发生率等。同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家长和教师对家校合作的满意度,根据评价结果不断调整家校合作的策略和方法,以提高家校合作的实效性。
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在实际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和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家校合作的方式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
(作者 黄冈师范学院 邵红彬 胡世刚)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