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 | 一个人最顶级的自律

听见 | 一个人最顶级的自律


网上曾有这样一个问题:在你印象中,哪个错误的认识记忆最深刻?

有个高赞的回答是:

“以为自由就是想做啥做啥,后来才发现自律者才会有自由。”

想做啥就做啥,很有可能一直都挑最轻松的、最快得到满足却没有长期意义和价值的事情去做。

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自己越来越变得没有耐心,暴躁,甚至因为一时的焦虑而陷入了不断的自我内耗里。

一个人最顶级的自律就是:学会拒绝内耗。

学会拒绝内耗的前提是,让自己搞清楚什么是内耗?

内耗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身体内耗,一种是精神内耗。

身体内耗比如说,长期用错误的坐姿学知识、做工作等等,不懂得如何放松身体以及调整好相关的坐姿

精神内耗便是,一个人长期地陷入一种光想不做,害怕做,却特别喜欢胡思乱想里,想七想八,陷入各种迷茫、焦虑以及痛苦的情绪当中。

想,就是眼前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盲盒,你只能靠想象看到它们表面上的形状和颜色,却不知道里面装着什么。

那么,怎样才能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答案是一个个地将它打开。

所以,当你知道了这个前提之后,就会告诉自己,当一切事物都看不到真实的答案,那只有靠自己的行动才可以实践出结果。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空谈,水之泡沫;实行,金之点滴。

拒绝内耗的前提是付出行动,走向成功的前置条件就是放开手去做。

日本作家松浦弥太郎,曾说过一句话“那些经常困于不安和焦虑的人,往往有

想太多的坏毛病。”

想,从来都只会给你带来思想负担,做,才能让你慢慢地靠近答案。

不要跟自己较劲,撒开手去干!

困惑也好,质疑也罢,想得越多,越迷茫越痛苦。

不如及时摒弃杂念,抛开烦恼,拿出干劲来,让行动战胜精神内耗。

《撒野》这本书里有句话:

人就是这样的,想来想去,犹豫来犹豫去,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勇气没攒够,其实只要迈出去了那一步,就会发现所有的一切早就准备好了。”

生活不易,一个人最大的愚蠢就是时时刻刻为难自己,不依不饶地内耗自己。

这种愚笨的、毫无意义的、不放过自己的行为,只会让你陷入泥潭里越来越深。

当我们逐渐地卸下内耗,心思纯粹,精神状态饱满,单纯地做好自己的事情,自律地按时吃饭、按时睡觉、按时学新知识,按时地锻炼等等。

当你养成了一些良好的、自律的习惯时,就会慢慢地积累一些生活智慧,轻松自在地活好自己的人生。

其实,这些习惯一旦变成了一种自然的自律时,那自己也就掌握了一种“自我修复力”

甚至可以说,当你在逐步地养成这些好习惯的时候,本身就是在不断地自我修复,不断地走向强大。

只有足够强大,才能让你摆脱痛苦的纠缠,才能真正让你无惧人生的风风雨雨。

王小波说

“人一切的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而自律,恰恰是解决人生痛苦的根本途径。

所以,与其不断地在愤怒、无能之中各种内耗和伤害别人,不如选择让自己及时地自律起来,强大起来,然后修复自己、提升自己,然后彻底解决掉人生之痛苦。

真正厉害的人,懂得学会自我控制,自律前行。

萧伯纳说:“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自我控制,在于控制情绪,在于控制言行,然后让精神放松,让心灵自在。这样的你,心灵才能享受到平静,生活才会走向充实,心自在了,人生也就自在。

那些能够时时刻刻都控制好自己的人,不会让自己被现实困境打倒,哪怕被伤得遍体鳞伤,也能够及时地恢复过来。这是自律的力量,也是习惯的力量。

19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安东尼·特罗洛普也说:

“习惯这个东西,具有水滴石穿的力量。”

惯,就是靠你每一天的思想、言辞、行动以及性格来体现的,而习惯也终会让你或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正如撒切尔夫人说的那样:

注意你的思想,因为它们将变成言辞;注意你言辞,因为它们将变成行动;注意你的行力,因为它们将变成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因它们将变成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们决定你的命运。我们怎样思考,我们就会成习什么样的人。”

一件微不足道的日常小事,如果你坚持去故,就能胜过那些艰难的大事。

而怎样思考,怎样自律地坚持着一个正确的方向,最终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海贼王》里有一句话:

这个世界并不掌握在那些嘲笑者的手里,而恰恰掌握在能够经得住嘲笑与批评、并不断往前走的人手里。”

坚守自律且勇敢地活着绝不是无代价的它需要隐忍、泪水、煎熬、热忱、牺牲有时甚至需要鲜血来浇灌。

这是一条窄门,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坚持走下去,因为这也是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

但是,这绝不是一条窄路,因为真正走下去的人,才会知道前面的路究竟有多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