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公益课堂: 从一粒火苗到一束光

记者 鲁娜  通讯员 吴慕枫 王晶

“……梳的油头是什么花儿香,脸上擦的是什么花儿粉……”

台上,一群人激情演唱着黄梅戏《幸福黄梅满堂春》,腔调婉转悠扬;台下,另一群人仔细观看着,从站位、动作、间距等细节方面进行严格指导。

1月20日,在黄梅一中体育馆内,来自黄梅县禅文化黄梅戏艺术团的老师和学员,正在为23日举行的黄梅春晚节目进行紧张排练着。

“他们中有不少人是我们黄梅戏公益课堂的学员。”艺术团团长周雄英说,看着学员们从不会唱、不敢唱到现在有模有样地上台表演,她越发觉得黄梅戏公益课堂办得有意义。

2014年6月,周雄英凭着对黄梅戏的满腔热爱,投资200万元成立黄梅县禅文化黄梅戏艺术团。剧团以田间地头为舞台,以艺求生,还经常到福利院等地进行公益演出,在黄梅县周边县市颇有影响。

为了让更多黄梅人会唱黄梅戏,将黄梅戏传承发扬光大,2024年8月22日,周雄英和伙伴们推出黄梅戏公益课堂,教黄梅戏爱好者学唱黄梅戏。

公益课堂要办好,老师是关键,要能让学员打心底服气。作为黄梅戏的发源地,黄梅县从不缺优秀的黄梅戏老师。国家级黄梅戏非遗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周洪年,省级黄梅戏非遗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徐记柱,黄梅戏严派第三代传人刘国荣,湖北黄梅戏艺术剧院资深演员陈带琴、蒋龙先、郭玉桃等黄梅戏大咖,听说开办公益课堂后主动前来加入教授团队,这也让公益课堂的名头更响。

开办公益课堂的消息一传开,很多黄梅戏爱好者蜂拥而至。这着实出乎周雄英的意料。

“其实公益课堂开课的第一天,我心里很没底,不知道有没有人来,但我们说好了,哪怕只来一个人,我们也要坚持把课上完。”周雄英说,开课当天,居然来了近百人。之后,学员不断增加。短短几个月时间,学员已发展到400多人,年龄从“50后”到“00后”都有。

今年67岁的刘国荣在艺术团里主要负责教唱腔。她说:“黄梅戏讲究字正腔圆,咬字准了,调才能出来。”刘国荣介绍,很多学员刚来时发音还带着浓厚的地方口音,但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就能上台表演了。

学员的变化让刘国荣很是欣慰,也很有成就感。“很多人以前不敢开口唱,会唱了也不敢上台表演,现在大家都积极主动去表演。我能够继续发光发热,让更多人会唱黄梅戏,爱上黄梅戏,真好!”

黄水兰是黄梅戏唱得比较好的一位“60后”学员,也是此次春晚节目的表演者之一。“我以前唱黄梅戏有的字总是唱不准,听过我唱黄梅戏的人说我变化很大,感觉完全不一样了。”为了展示学习成果,黄水兰现场唱了几句《天仙配》,两种唱法果然区别很大。她还说,在她的带动下,老伴也来学习了。在我们的影响下,外孙女会时不时哼唱几句。

一去二三里,村村都有戏。春节期间,周雄英的黄梅戏艺术团更是备受老百姓的欢迎。周雄英说:“我们正月初四就开始演出,先去新开镇,之后到孔垄镇、濯港镇等地,下乡唱戏的行程已经排满两个月。2月份,公益课堂会继续开课,同时每个月组织两次学员送戏下乡活动,让黄梅戏传承得更远、更深、更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