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线挑出幸福年

通讯员 郑鉴峰 摄

记者 李好  通讯员 吴慕枫 郑鉴峰

1月20日,矗立在黄梅县黄梅镇小南街交叉路口中央的黄梅古塔,在冬日暖阳的照射下,仿佛披上了一层金色荣光。古塔脚下,来往车流的鸣笛声与街头巷尾的叫卖声交相呼应。

随着除夕节日的临近,黄梅的年味也愈发浓厚。

拐弯走进青砖黛瓦风格的复古小巷,洪绣娘挑花传习馆静静屹立在小南街深处。

推开传习馆大门,一间100多平方米的小屋里,满眼都是各式各样的文创产品:墙上的装饰画、柜台上的团扇、展柜里的民族服饰、模特身上的围巾……

“这些都是用黄梅挑花的工艺制作而成的。”传习馆负责人洪利停下手上的针线活儿笑着介绍道。

出生于1985年的洪利是一名市级黄梅挑花非遗传承人。在挑花世家长大的洪利,自幼受到黄梅挑花的熏陶,对这一传统技艺十分喜爱。

2020年,洪利创立梅开二度文化有限公司。“那时候公司就我一个人,一年营收才5万元。”洪利笑着回忆。

近年来,洪利按照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要求,对黄梅挑花产品进行大胆创新,融入更多时代元素、生活元素、文化元素。以香囊、拎包、团扇、衣服、匾幅、明星肖像等新载体展现,洪利带着绣娘们让“黄梅挑花+”手工制品一跃变身为传统工艺与现代时尚相融合的热销商品。

进入传习馆深处,3名绣娘围坐在桌前忙碌着。“她们正在赶制的是我们去年年底才上线的钥匙扣,也是最受大家欢迎的一款文创产品。今年,来自上海、宜昌的钥匙扣订单达到了5万个。”洪利一边介绍一边展示着钥匙扣的细节:印着“所盼皆如愿”祝福语的方形礼盒,拉开盒间抽绳,一枚塑封精美的钥匙扣赫然映入眼帘。

“我们采用蝙蝠、铜钱、灵蛇、凤凰等寓意吉祥的图案,来传递对大家的美好祝愿。”洪利介绍,“我们原创的首款双肩包也快上线了。截至目前,我们先后开发上线37种产品,像手工包、挂饰等文创产品还远销尼泊尔、葡萄牙等国家。”

除了平价的手工文创产品,“黄梅挑花+”的高端礼盒也颇受消费者青睐。

“这是我们与恩施润邦茶叶集团合作的一款中高端湖北名茶产品。恩施那边提供利川红茶叶,我们提供黄梅挑花的相框包装。茶叶喝完之后,黄梅挑花的包装可以重新组装为一个相框摆件,作为装饰品。”洪利介绍,这款产品单价680元,从去年5月份上线至今,已经销售了400多套。

然而,独行快、众行才能远。为了让“黄梅挑花”非遗传承后继有人,洪利先后在下新镇、大河镇、孔垄镇、黄梅镇等四个乡镇设立“巾帼微工坊”,帮助留守妇女就业。

2022年,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洪利还通过黄梅县鸿鑫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招募、培训挑花学员,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广泛吸纳和培养更多的黄梅挑花爱好者,大力传承和发展黄梅挑花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目前,洪利多次在高校、单位讲授黄梅挑花相关知识,培训人数已超3000人。

从最初的一人一企一年5万元,到如今,洪利的团队已经扩大到拥有137名绣娘,2024年公司营业额已破200万元大关。

“传承非遗文化,帮助家乡姐妹提高收入,是我的责任更是我的义务。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会有越来越多的黄梅挑花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洪利满怀信心憧憬着。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