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苕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近日,“甘薯茎叶多酚表征及其食品化加工关键技术与应用”成果评价会在省农科院召开。该项科研成果将红薯茎叶变废为宝,为红薯精深加工和食品化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甘薯茎叶多酚表征及其食品化加工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根聚地农业共同研究完成。该项目以甘薯茎叶高值化利用作为研究方向,分析不同品种、不同栽培条件、不同采收期等条件下茎叶多酚变化趋势,揭示调控甘薯茎叶多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分子机制及多酚组分,为甘薯茎叶食品化提供科学依据。食品化加工关键技术让红薯茎叶多酚成分较大程度保留,经过优化工艺制备的甘薯茎叶粉,可以研制出青团、挤压米、代餐粉等多酚高效利用产品。

评审组由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市农科院、武汉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轻工大学等单位相关学科领域专家组成。评审组审阅了评价资料,听取了成果汇报,经质询答辩和充分讨论,对研究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对这种由企业出卷、专家答卷、市场推广应用的技术研发形式给予充分认可。评审组认为,此项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