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贺正文 通讯员 郭培高 王胜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答题者当是实干先锋。
如何坚持用“红色精神”推动绿色发展,助力黄冈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一届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使命感和不言放弃的决心定力,寻求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在破解难题、补齐短板上下功夫,接续谱写美丽黄冈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3月21日,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贺剑平召集各县市区生态环境部门负责人和局属单位干部职工,召开2024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暨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大会,再明思路,再鼓干劲,再启新程。
认清形势,更需行动自觉
这是一场总结成绩、感恩奋进的盘点大会。
“2023年,全市系统以强县工程和乡村振兴为主攻方向,用奔跑之势、破局之绩,探索黄冈现代化建设路径,较好完成省生态环境厅和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任务,交出难中求成、殊为不易的新答卷。” 贺剑平坦言。
成绩来之不易。去年,市本级及10个县市均通过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验收。全市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个、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个。全市86个乡镇获省级生态乡镇称号、642个村获省级生态村称号。市政府分别对市生态环境局、黄梅县、英山县、罗田县政府通报表扬。
亮点有目共睹。去年,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新高度,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底气越来越足;环境改善创出了新热度,推动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的势头越来越强劲;民生保障兜出了新温度,实施乡村振兴和强县工程的特色越来越鲜明;创先争优闯出了新广度,服务黄冈高质量发展的步伐越来越矫健;履职尽责拼出了新亮度,全市系统加快发展的底盘越来越坚实。
经验可圈可点。去年,突出全链条防控,筑牢生态安全“防护墙”;突出全维度保护,打好流域治理“组合拳”;突出全区域提升,塑造生态家园“高颜值”;突出全要素赋能,跑出绿色发展“加速度”;突出全社会参与,奏响生态环保“协奏曲”;突出全方位保障,勇当服务发展“排头兵”。
回顾过去,形势喜人;展望未来,形势逼人。
“发展是新时代黄冈的首要课题,我们不能固步自封,不能墨守成规,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得’的责任感,要当追兵跑步前行。” 贺剑平说。
“今年是改革攻坚的关键期,有很多改革任务都涉及到生态环境部门。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做政治上的明白人,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真抓实干,为黄冈的今天尽心尽责,为黄冈的明天赋能添彩。”
从高设标,更需担当作为
这是一场明确方向,落实落地的动员大会。
如何理解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今年全国两会再次提出以高水平保护助力高质量发展。全省推进流域综合治理、统筹“四化”同步,要求全省一盘棋,系统治理和发展。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目标。好山好水、好文化、好物产、好区位是黄冈的优势,必须把优势变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胜势。
2024年,该干什么?该局提出今年将重点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绿色发展,不断优化服务举措。持续优化全市重点项目环评审批服务,全力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解决环评审批效能,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排污权要素市场化改革,全力推动生态环境要素保障。
二是坚持由点及面,持续推进流域综合治理。以白莲河库区、牛车河为样板,推进幸福港河等10条小流域试点,扎实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落实目标、措施、时限、责任“四单”管理,接续推进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提质增效行动;围绕“一废一库一品一重”,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三是坚持质量为本,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污染天气应对,力促蓝天清源提“气质”;实施“一水一策”,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力促碧水清流提“水质”;实施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力促净土清废提“品质”。
四是坚持生态优先,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接美丽湖北建设规划纲要和实施意见,夯实美丽黄冈建设基础;督促问题整改,持续推进生态示范创建,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工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五是坚持雷厉风行,推进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守好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主动迎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大考;以落实全省、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突出问题“起底清仓”专项行动为抓手,全面排查起底;加快存量问题整改,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六是坚持改革创新,着力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全面推进监测网络、技术、业务、管理等优化升级,构建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推进生态环境监管能力现代化;健全完善都市圈生态环境保护共保联治协作机制,强化生态环境联保共治。
七是坚持强基固本,着力打造环保铁军。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全面加强政治机关建设;强化能力提升,持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四下基层”活动,扎实开展基层基础建设提升年活动。
自加压力,更需干在实处
这是一场凝聚共识、鼓舞人心的宣誓大会。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贺剑平认为,抓班子带队伍,凝心聚力干在实处至关重要。
打造党建品牌。今年全市系统树立大党建理念,加大党建品牌的培育力度,力争党建工作在全省、全市叫得响、有名次。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提升党员干部的精气神,努力打造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保铁军队伍。实施“抢人计划”。把人才引进作为头等大事,加快人才招揽力度,努力建设一支活力迸发、激情涌流的高素质、创新型环保人才队伍。创新考核手段。将加大对干部职工个人的考核,实施“一人一档、一周一记”,以考绩激发干事创业内生动力。
怎样用钉钉子的精神和绣花的功夫抓落实?贺剑平认为,要讲究工作方法,像搬石头工作法,就是抓落实的重要方法。他希望大家不断探索总结新方法,掌握更多更好的看家本领,把各项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站在新的起点上,新一届市生态环境局党组牢牢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以更加严实的作风和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发作为,强烈激发“做就做得最好、干就干到极致、走就走在前面”的工作激情,强烈激活“不耽误、不马虎、不懈怠”的责任担当,努力拼出环保新业绩,拼出环保新气象。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