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医药传承创新 全面提升中医品牌形象 市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呈现持续稳定态势

本报讯 (记者童婷 通讯员樊言泽 李阿敏)2月22日,黄冈市中医医院召开全院职工大会,回顾2023年各项工作,明确2024年医院发展思路。会议指出,2023年,市中医医院在市委、市政府、市卫健委及市医疗集团的正确领导下,积极投身改革,迎难而上,稳步强化内部管理,紧抓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主动发挥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示范试点项目的作用,全面提升品牌形象,展现出持续、稳定的良好发展态势。

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干部思想淬炼,提升党建引领战斗力。坚持党建领航,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强化制度落实,强化意识形态工作,凝聚中医事业发展新合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新氛围。坚持“惩防并举、注重预防”,不断增强干部职工法纪意识、廉政风险意识,有效落实廉政风险防控措施,对关键少数、关键岗位、关键环节开展常态化监督,全院完成7次全覆盖督导检查、党委主要领导对全体班子成员开展5次廉政提醒谈话等工作,不断推进清廉医院建设。

提升医院综合实力,扎实推进医院内涵建设。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加大临床合理用血管理力度,加强药品耗材管理,充分发挥三级质控组织作用,提升医疗服务新水平;加强护理安全管理,修订了33个中医护理方案、41个中医护理常规,确保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新高度;加强院感督导检查,细化、修订各科室医院感染考核标准,强化监督管理新成效;加强学科建设,制定《黄冈市市中医医院学科发展规划》,构筑发展新高地。口腔科成功通过市级重点专科评审、烧伤科进入省级临床重点建设专科、脾胃病科和内分泌科申报国家优势专病专科、脾胃病科和骨伤科已申报省级中医区域中心。国医大师凃晋文、国家“岐黄学者”王平、全国名中医孙国杰、庞国明传承工作室落户医院;并与河南省中医糖尿病医院签订专科联盟;与宁波中医院、浙江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建立医联体关系,多位中医专家定期来院开展工作;推进科教协同,激发活力新引擎。研究生规培工作成效显著,共招生12人。科研工作获得新突破。2023年成功申报科研课题10项,参与其他科研项目4项,共有实用新型专利2项、专著2篇、论文26篇,其中SCI 4篇。举办国家级、省级、市级继续教育项目共13项;优化人才队伍,注入发展新力量。重视人才晋升,2023年2名人员晋升为副高级职称,2名人员获聘专业技术三级岗位;推进实施人才兴院战略,共引进5名中医药高端人才;推进人才培养工作,全年共培养专科护士9名,3人获评黄冈市名中医;中医药特色优势壮大。推进中医外治中心建设,外治中心全年治疗12600余人次,接收进修24人。成功举办市级继教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素灵脐灸培训班、经络刮痧培训班,共计培训200余人。开展中药茶饮组方研制工作,开发出秋梨膏和酸梅汤市场效果良好,成为黄冈市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基地。目前15种医院自制药剂已有11种成功申报纳入医保支付;成功完成新增申报中医适宜技术。

用心服务守护健康,建设医院好品牌。做好公益事业,展现面貌新形象。选派6名医务人员对两家县级中医院对口帮扶,安排10余名专家每周到医联体乡镇社区医院共巡诊患者1000余人次,组织六进活动10余次、受益群众近3000人次,科普宣传中医药知识,让群众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提高健康素养;深化内部管理,筑牢发展新基石;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宣传,扩大医院影响力,使市民通过平台及时了解医院信息,筑牢宣传工作成效;加强安全生产宣传,陆续开展“春季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火灾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攻坚行动”“安全生产月”等活动,筑牢安全生产工作防线;提升服务质效,争当发展新标杆。建立门诊挂号一站式服务机制,进一步优化升级全流程信息化管理系统。推进后勤服务精细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性。

聚焦项目建设,持续增强发展活力。市中医医院新院区事业板块已经基本完成,产业板块正在升级打造中。新院区的建成将大幅提升中医临床服务能力和中医药传承创新能力,持续发挥市中医医院龙头引领作用,为全市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供坚实基础,有效缓解人民群众的就医压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