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范小翠 通讯员夏建国)8月31日,中国戏剧家协会公布第27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审核结果,黄冈艺术学校学生演出的黄梅戏《渔网会母·左牵男右牵女》《天女散花》《梵王宮·挂画》《劈棺惊梦》《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相送》、阳新采茶戏《雁翎甲·时迁盗甲》、南剧《林冲夜奔》7个剧目,喜获“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个人项目专业组“小梅花”奖。这是我市首次获得中国少儿戏曲国家级大奖。
近年来,黄冈艺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人才培养、艺术实践、文化传承、社会服务职能,戏曲职业教育成果丰硕。
抓剧目生产,推动出人出戏出精品。始终把剧目创作生产作为推进戏曲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先后组织创排黄梅戏《槐花谣》《疫·春》《铸魂天山》、南剧《本色》等6部大型原创剧目,入选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湖北优秀剧目北京行”、湖北艺术节、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黄冈党旗红”重点剧目等一系列国家、省、市舞台艺术展演项目,5部剧目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
抓教学科研,打造一流戏曲职业教育。先后出版《黄梅戏唱腔》《戏曲进校园》等课程,开发“黄梅戏剧目”“南剧”“阳新采茶戏剧目”“楚剧剧目”“杂技艺术”等6种校本教材,记录完善“文武身训”“毯子功”“腰腿功”“把子功”“锣鼓经”等课程20多种。以黄梅戏剧目课为基础,加强剧目课教学研究,对各年级、行当、流派的唱腔与剧目进行分类教学,让学生熟练掌握剧目表演并能自主设计人物表演形体动作、进行舞台表演调度。
抓产教融合,提升服务经济发展能力。该校积极融入国家戏曲艺术发展布局以及省域、市域经济社会发展布局,成功举办“中国戏曲教育联盟第三届理事大会暨全国戏曲院校教学成果展演”、第27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个人项目业余组竞演等国家级重大戏曲艺术赛事;对接文旅融合发展需求,组织师生积极参加我市竞演“十佳魅力中国城”“湖北省黄梅戏艺术节”“大别山(黄冈)地标优品博览会暨东坡文化美食节”以及“东坡庙会”文旅融合品牌活动200多次,在广阔的城乡舞台锻炼学生演艺技能,同时宣传推介了黄冈文化品牌和地标优品。
抓协作育人,拓展艺术职教发展空间。作为湖北省唯一一所受邀加盟中国戏曲教育联盟的中职艺术学校,该校先后与中国戏曲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优质生源基地”,邀请中国戏曲学院、安徽黄梅戏职业学院专家教授来校培养、指导师生600余人次。积极开展校团、校企合作,整合双方资源,搭建协同创新平台,2021年与来凤县南剧传习研究所订单式培养戏曲人才,联合创排大型主旋律南剧《本色》,入选4个省级文艺扶持项目和5项国家、省级优秀剧目展演活动,受到广泛好评,2022年来凤县又拿出编制进行招考、在黄冈艺校定向委培,有效推动戏曲职业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提升了同频共振协同育人质效。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