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促旅 以旅兴农——体验农耕“趣”研学

本报记者 吴娅婷 实习生 姚燕 通讯员 沈洁

“水里居然也能种蔬菜,好神奇!”“原来蘑菇是这样长出来的!”10月31日,阳光明媚,秋高气爽。在黄冈市智慧农业蔬菜种植示范园里,迎来了首批研学团队。黄州区思源实验学校400余名学生正在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活动,一边感受生物多样性的魅力,一边探索现代农业的发展。

示范园项目叶路洲片区位于黄州区堵城镇,是武汉都市圈重要城市之一,毗邻长江,与武汉山水相连,通行时间不足1小时车程。以“农业+旅游+研学”的形式,打造农业园的三大营地,园区建设以设施生态农业为基础,以观光旅游为特色,建设参与性、文化性、生产性、休闲性、乡土性、娱乐性相结合,打造具有观光、休闲、体验、科技示范多种功能的综合性设施生态农业主题园区。

科普+娱乐+体验

打造别样研学之旅

在宽敞明亮的温控大棚里,蔬菜乐园设计感十足,孩子们与巨型青椒、茄子、南瓜模型围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地观看《大国农业》和《智慧农业》纪录片。课件讲述了中国农业的价值和意义,智慧农业发展历程和未来,让孩子们更加立体地了解我国农业史。

“你们知道太空里也可以种植物吗?你们知道怎么用机器人种菜吗?”带着这些有趣的问题,在示范园里,讲解员用生动的语言带领孩子们认识动植物的名字、属性、生长习性等信息,为孩子们展示了一个新奇的植物世界。

一场精彩纷呈的科普互动不仅让孩子们对自然界的各类动植物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也在不知不觉中唤醒了他们内心的科学意识、创新意识、探索意识。

智慧大屏、育苗工厂、水肥一体机、气候控制智能系统、环境检测器……这些“科技与狠活”让孩子们兴奋不已。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首批研学“体验官”依次参观了智能玻璃大棚,并了解智能玻璃大棚的结构及作用,了解荷兰模式、植物工厂、基质栽培、鱼菜共生系统、管道栽培五种无土栽培的种植模式。

“哇,这是我奶奶最爱吃的螺丝椒。”“快看快看,草莓向天上生长。”在日光温室大棚,孩子们看到太空育种,观看现代种植技术,了解中国自主研发的螺丝椒、高架草莓种植技术,兴趣盎然,眼里闪烁着好奇,认真聆听讲解、观察实物。

“原来生菜也喜欢坐滑滑梯呀!”孩子们看到紫色生菜在DNA结构形状的螺旋型PVC管上快意生长不禁感叹到,水肥在电脑的控制下管内汩汩流动。

学生们兴致勃勃地走进蔬菜大棚、田间地头,一边认真观察农作物,一边好奇地展开热烈讨论,并将自己学习到的农业科学知识记录到笔记本上。

“今天我看到了种植蔬菜的大棚,还学习到了很多和我们自己家种植蔬菜不一样的地方。比如蔬菜可以用水来种植,也可以用土来种植,种植蔬菜的肥料可以混合到水里面一起浇灌。”四年级学生吴泽钜说,回去以后,他还要多多学习关于农业科技的知识。

农业+旅游+研学

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大棚内,一块环境采集系统显示屏上,数值不停跳动,包含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光照强度等指标。讲解员介绍,每个智能温室大棚面积约4亩,投资70万元左右,装有多个传感器,配有卷帘控制柜、智能水肥一体机、植物补光灯等智能化设施,可根据作物特性和季节设置相应参数,实现自动或手动控制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度等,使农作物始终处在最佳生长环境中。

2020年黄冈国投发挥黄冈蔬菜种植产业优势,与寿光市农发集团公司共同出资成立黄冈市齐农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推进黄冈智慧农业蔬菜种植示范园建设,种植技术上引入“寿光模式”,推行蔬菜种植“五统一”管理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种苗、统一肥料、统一技术、统一销售,聘请寿光技术人员常驻项目指导。全面推行农资、技术、管理、检测、品牌、销售“六统一”服务,统筹实现所有园区一个标准生产、一个品牌销售、一套体系监管。

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要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形成“产”,着力在产业延链、补链、壮链、强链上做文章,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以叶路洲5000亩生态农业为核心,多片联动,集合黄冈市各县市区生态农业,发展高品质蔬菜产业集群,打造黄冈现代农业新地标。

黄冈市智慧农业蔬菜种植示范园项目如何聚焦农文旅结合,打造三产融合?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

项目以设施生态农业为发展原则,以园区总体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为依托,强化以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现代物质装备农业,现代管理组织农业,并融入农业旅游产业,形成人气效益,提升项目知名度,促进项目地一三产业良性发展。

“市委、市政府提出以‘农业+旅游+研学’的形式打造农业园,实现研学在洲上,配套在洲外,充分利用叶路洲智慧农业产业园,整合省内知名高校和教培机构,开发农业研学课程,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研学。”黄冈农文旅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明介绍,项目以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为基础,突出“人文”特色,打好“乡村”品牌,走好“农旅”路径,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旅产业升级,丰富农旅产业和产品体系,提高农旅综合竞争力,形成“以农促旅、以旅兴农、优势互补、产业互通”的农旅发展新格局,打造全省领先、全国知名的农旅融合发展示范样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