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日报讯 (记者陈爱武 通讯员张景)11月27日,黄州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农产品深加工情况专题询问会,紧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脉搏,深挖问题、共商良策,锚定未来发展方向,全力推动区域农产品深加工产业进阶,为乡村振兴筑牢产业根基。
区人大常委会委员、部分人大代表与政府涉农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聚焦黄州区农产品深加工这片充满潜力却也面临诸多挑战的领域。
现场的问题背景资料中,数据与实例交织,清晰呈现出黄州区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当下的“双面图景”:一方面,产业规模呈稳健上扬之势,特色农产品加工成绩斐然,诸如黄州萝卜加工品、叶路大蒜衍生产品等,逐步在市场崭露头角,拓展出一方立足本土、辐射周边的销售版图;另一方面,加工技术瓶颈、产业链条偏短、品牌声量不足等短板问题,如同“暗礁”阻碍产业航船驶向深蓝。
就如何提高黄州区农产品加工产值问题,市人大代表吕迎红询问区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将采取哪些措施扭转被动局面?”该局副局长詹海鹏坦诚剖析当下人才引进的难点、产学研协同“缝隙”以及资金投入“痛点”,继而详述已开展的科研对接活动、本土人才培育尝试,郑重承诺后续将设立专项科技扶持资金,全力搭建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创新平台,加速新技术从实验室“落地”生产线。
区人大代表赵志剑聚焦农产品注册地理标志商标问题,追问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如何快速完成地理标志商标注册的落地任务?”该局局长孙燃表示,借助东坡文化千年底蕴,精包装黄州萝卜、叶路大蒜等传统特产,借助电商、农博会等线上线下渠道,提升品牌辨识度、美誉度,让“黄州味道”走出湖北、叫响全国。
在你来我往的询问环节,涵盖财政投入力度、用地保障柔性、质量全程监管等6个核心议题被接连抛向相关部门。各部门不回避、不推诿,诚恳剖析现状,给出既有短期“止血止痛”实效,又含长远“强筋健骨”谋划的系列整改措施与发展路径。
副区长王振林的表态掷地有声,要打造产业聚集高地,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壮大产业,积极促进产业融合,聚焦产业要素保障。各部门将细化任务清单、倒排工期推进落实。
区人大常委会表示,将全程跟踪问效,定期“复盘”。
这场询问会恰似一场“及时雨”,为黄州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明晰方向、注入动能,助力乡村振兴大步迈进。
来源:黄冈日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