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新能源赛道上的领跑者——记市青年拔尖人才、黄冈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教授赵国伟

记者 黄俊杰 通讯员 何凯 罗磊

1986年出生的赵国伟,是黄冈师范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也是(柔性)海外高层次人才。

他深耕全固态电池固体电解质关键材料的基础研究与产业化,带领团队聚焦新材料在高安全长寿命动力电池上的应用,助力我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先行区建设新能源现代产业集群。

深耕专业领域,站在新能源发展技术前沿

一副黑框眼镜底下,眼神专注盯着器皿里的样本混合,身后的学生在仔细观摩实验过程。面对像记者这样的“门外汉”时,赵国伟也准备好了更加通俗易懂的表述,来阐释自己近年的研究重心:“实验是在进行高性能硫化物系固体电解质材料的合成,材料合成需在隔绝空气的惰性气体氛围下进行,这步就是粉末样品压片制样过程。”

全固态电池产业化属于新能源领域,具有千亿级的市场前景,也是我市助力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重点前沿发展领域。

作为黄冈市目前唯一一家从事高性能全固态电池的产学研机构,黄冈师范学院利用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平台在产、学、研上不断地完善,在相关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上积极服务于黄冈市经济社会建设,加快我市新兴产业布局和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

2021年4月,赵国伟被黄冈师范学院引进后,利用掌握的高性能全固态电池关键材料与技术,迅速组建产学研创新示范平台。仅仅2年多的运营,该示范平台先后获得产业界头部企业恩力动力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某研究院等前期合作研究项目的经费支持。

该项技术成果已经供给国内40多家研究机构、高校和企业,应用于全固态电池材料与技术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试验,包括北京恩力动力、合肥国轩高科等企业,先后与山东大学、深圳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等国内著名的大学及科研机构合作。

与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相关的研究和产业化是当今世界研究和投资的热点。目前可实用化的全固态材料价格贵、利润高。实验室掌握高性能固体电解质及Li2S等基础原料的批量制备技术、关键固体电解质粉体成膜及小规模实用化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制备工艺技术,具有明确的产业化能力和前景。

“传统锂离子电池因采用易燃的液态有机物作为电解质,在安全、续航、充放电等方面存在难题亟待解决,采用不易燃的固态无机物作为固态电解质的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有望从根本上解决传统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问题,成为下一代安全可靠的储能器件。”赵国伟说。

该示范平台现已与多家电池头部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接待多家电池企业和投资机构来黄冈洽谈项目合作和融投资,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人员培训。

从“1”到“100”,将书架上的知识变为产品

2022年入选市“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后,赵国伟2023年成功获批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这是黄冈师范学院首次获得该项目,实现了该校在湖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立项中的突破。

作为“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高质量人才,如何将研究成果从“书架”搬到“货架”,是除了教书外赵国伟最重要工作。如何从“1”到“100”?“这很有意义,很有成就感。”

在产业化上,赵国伟带领的研究团队先后获得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美国通用上海实验室、河北香河昆仑新能源、湖北中源环保、湖北宏源药业等企业数百万元科研项目支持。团队利用掌握的技术与企业合作,不断进行优化技术,促进技术的产业化落地。

与宏源合作开发的实用化硫系固体电解质关键材料项目,是以该公司新能源六氟磷酸锂液系锂电池的电解质原料业务为基础,协助开展下一代固态锂电池固体电解质材料的开发。

“黄冈有着良好产业基础,也存在培育前沿领域‘黑马公司’的土壤。”赵国伟始终关注着技术和市场前沿,对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充满期待。

“以全固态电池为代表的新一代动力电池已成为动力电池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而大规模产业化业内认为至少还需5年时间。”赵国伟说,产业链的发展还需要产学研各方和上下游企业通力合作。

1000次充电循环、充电10分钟可续航1500公里……今年以来,固态电池领域好消息频传。赵国伟表示,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还需要一定时间,其中有挑战也有机遇,需要我们提前谋划和布局。

褪下高科技人才的光环,赵国伟今年还在学校教授无机化学课程,团队成员不断获得科技创新奖项。“市‘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促进了我个人快速成长,我也将继续为推动黄冈转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作出更大贡献。”他说。

当下,赵国伟及其团队正加快研究成果产业化和推广应用,增强国内在该技术领域的优势,做好技术与成本的平衡,为我市新兴产业和新业态发展而不断努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