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桂瑶琪)近年来,黄梅县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致力把绿色发展作为高质量发展底色,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多措并举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在重点区域、重要领域、关键指标上取得新突破。
围绕“修复”拓宽生态空间。黄梅县位于鄂赣皖三省交界,地处长江北岸,湖北东隅,因县内山多梅树而得名。黄梅有被誉为“雷池故地 候鸟天堂”的龙感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候鸟数量常年位居全省前列,是远近闻名的“天鹅湖”。越冬候鸟数量最多达16万只,白头鹤种群数量最多达425只。曾出现过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白头鹤国内最大种群,被授予“中国白头鹤之乡”的美誉。每年冬季,数以十万计的越冬候鸟汇聚于此,吸引着海内外爱鸟人士慕名而来。黄梅县综合采取“造、改、封”等措施,积极开展林业生态修复建设工程,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和复垦复绿工作,全县森林资源持续增长;建立龙感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五祖寺、挪步园省级风景名胜区等7个自然保护地,提高自然保护地管理水平,让生物栖息更安心。
围绕“保护”统筹发展规划。黄梅县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筑牢生态保护基础;以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为重要载体,实施龙感湖水质提升工作,压实压紧河湖长制,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长江黄梅江段全长58.86公里,横贯东西,是鱼类资源重要的天然产卵场。境内湖泊水库星罗棋布,鱼类资源丰富。浮游生物种类繁多,浮游植物常见种类两百种,浮游动物常见种类近百种。龙感湖水生植物繁茂,构成了罕见的“水下森林”。发力候鸟保护、退渔还湖、古树名木保护、增殖放养等工作,严守生态保护空间。黄梅栖息着各种野生动物523种。其中白鹤、白头鹤、东方白鹳、青头潜鸭等9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小天鹅、白琵鹭、白额雁、虎纹蛙、小麂等40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围绕“监管”提升生态效能。黄梅县全县版图面积1708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12万亩,水域面积339平方公里,县域从北到南,山地、丘陵、湖区、平原次第分布。积极推进生态保护红线优化调整,围绕长江禁捕退捕执法监管、打击野生动物非法交易、濒危物种清查行动等工作,强化巡查监管,加强规范整治,切实通过严厉的综合行政执法和严格的日常监管,为多样生物的繁衍生息,撑起了一片祥和的天地。黄梅县现有古树961株,其中一级保护古树42株、二级保护古树260株、三级保护古树659株。有树龄1600年的东晋“二度梅”,有树龄1010年并获评湖北“最大冠幅树王”的香樟树,有黄梅秤锤树古树群和枫杨古树群两个古树群落,其中全球唯一的黄梅秤锤树原生群落,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极小种群野生物种,也是秤锤树这一中国植物学家第一个发现并命名的物种家族中最年轻的成员。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