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肖杰 吴霞
麻城市龟山镇石陂村是野菊花产业种植大村,全村上百家种植野菊花,薄膜是科学种植的需求品。以前村民需要去麻城市区采办,物件大不好运输,商品品质也是良莠不齐,对于年轻人外出务工的家庭是个老大难的问题。
自从建起综合服务社后,这些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去年我开小三轮去麻城买薄膜,太大不好运输,差点跟大车发生剐蹭,想想都后怕。现在,我也学会了在农易购采购物资,再也不用为买农资的事发愁了。”70岁的村民曹大爷说。
2023年以来,龟山镇以村社共建综合服务社为载体,对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进行改造,从小切口入手,建好“群众家门口”的供应链平台,办好“群众家门口”实事,为村民提供贴心服务,让村民的生活更便利。
“农易购”让生产生活更便捷
“农易购”是龟山镇2023年开发的一个服务群众的小程序,分为日用品超市、农资超市、乡村工匠超市、农机超市、土特产超市、家庭护理超市6大板块,其功能几乎囊括了群众日常生产生活需要。
日用品超市、农资超市除了把镇区周边超市商店的货物品种入驻供群众点单外,还可以对接麻城市供销社购物平台。村民在网上提交购物需求,村里收集信息后定期向市平台公司推送购物需求,平台公司在固定的时间内集采集配,既节约成本、又提高效率。
乡村工匠超市、农机超市、土特产超市、家庭护理超市则实现了对内整合资源,把全镇的农机、工匠能人、家庭护理员和土特产资源全部进行摸底汇总,由各村统一上报建立线上四大数据库,既可以满足本地群众种地、修理、护理需求和土特产外销的需要,也可以在线上供外地客户点单。
“店小二”服务群众更贴心
“你好,有什么可以为你服务的吗?”走进石陂村综合服务社,村妇联主席周存娟迎上来热情接待。2月27日是周二,下午5点钟,多个小学生在石陂村的“四点半课堂”看书、做课后作业。这里有上千册图书可供阅读、有“店小二”辅导作业、有少儿娱乐场所,家长可放心地把孩子放在这里。
石陂村妇联主席周存娟是经过培训的“店小二”,她头脑灵活、待人热情、业务能力强,操作电脑、代办服务、端茶倒水、嘘寒问暖,忙得不亦乐乎。
石陂村综合服务社是龟山镇优化基层服务体系、提升村级服务能力的一个缩影。优化后的石陂村党群服务中心,柜台和制度牌子变少了,便民服务的事项变多了;村干部办公的场所变小了,群众活动的空间变大了;以前群众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现在是有事没事都喜欢来村部,这里俨然成为群众“说事聊天”的好场所。
办好“群众家门口”实事
“我们将综合服务社与党群服务中心共建,把一楼的办事大厅改造成为服务群众的功能区,把村两委搬到二楼办公。现在可以服务周边居民近2000人。”石陂村党支部书记黄维介绍道。考虑到周边妇女儿童群体较大,服务社还增加了幸福食堂、妇女儿童之家等功能区,既能让老百姓享受到惠民服务,又能活跃邻里关系,做到“幼有所教、老有所依、闲有所乐、忙有所帮”。
为了建好“群众家门口”的供应链平台,办好“群众家门口”实事,龟山镇按群众需求布置相关的功能区、搭建商品上下流通的平台,一共建设了西埠冲、石陂、新屋垸、铺头坳等四个“村社共建”综合服务社。在村部醒目的地方摆放一体机,除了使用“农易购”小程序之外,还整合“码上办”“智慧龟山”等信息化平台;有不懂的,“店小二”会及时帮大家操作、代办。让群众在这里买东西更便宜、卖东西更方便、办事更省心。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