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婆婆出嫁

郑能新

泱泱华夏,自古至今,流传着许多感人至深的孝道故事。其中,二十四孝便是这些千古传颂故事中的典型代表。

时间进入到21世纪,在英山神峰山脚下,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顶住世俗的压力,带着婆婆出嫁,成为风靡一时的佳话,被称为新时代的“第二十五孝。”

女主人名叫姜凤春,嫁到黄林冲村神峰山上的一户农家,尽管日子并不富裕,但一家人和和睦睦,相处十分融洽。两个女儿的降生,又给家里带来了无穷的乐趣。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婚后第5个年头,丈夫在一次车祸中丧生。自此之后,姜凤春便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担。不仅要抚养两个年幼的孩子,还要照顾年迈多病的公婆。面对生活的重压,她从未退缩,而是用勤劳和坚韧诠释着人间至孝。公婆多次劝她改嫁,但她不忍心扔下二老,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坚守。

这一年,公公因病故去,临终前,看到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儿媳,凝望着她那又黑又瘦的脸庞,公公几次欲言又止。姜凤春知道公公的担忧,既心痛自己,希望她改嫁,找到一份依靠,也希望年幼的孩子们能够得到幸福,但又担心她真的走了,老伴一人无依无靠。姜凤春神色凝重地跟公公说:“爸,您放心,我绝不会丢下妈不管,有我一碗粥,决不让妈喝米汤!”公公相信儿媳说到做到,含笑逝去。

姜凤春的孝行和坚韧,感动了周边许多人。大家都在为她撮合、张罗,帮她寻找如意人家。面对不断上门的人们,她总是重复那份唯一的改嫁条件,必须带上65岁的婆婆郑凤思!

不少人倾情于她的勤劳善良,但又却步于她拖家带口的条件。没遇到有缘人,那就不嫁。姜凤春铁了心,改变自己的初衷,那是万万不可能!

俗话说,你只管善良,上天自有安排。还真是不假。2002年,与黄林冲一山之隔的郑冲村青年农民郑为三,知道了姜凤春的事迹后,大为感动,托人上门说和,全部接受姜凤春提出的条件,迅速将其娶到了家中。

本来就有两位老人的郑为三家里,一下子又增加了四口,那日子自然就紧紧巴巴。随后几年,姜凤春又给他添了一儿一女,家里更是捉襟见肘了!好在夫妇俩勤扒苦做,节衣缩食,把那难挨的时光,打发得有了星星点点的亮色。有口好吃的先紧着老的,买点好穿的先让着小的,夫妇俩吃差的、穿破的、干苦的,让这个家庭始终充满关爱溢满真情!这个特殊的组合家庭从未出现矛盾纠纷,互谅互让成为家庭稳固的基石。

如今,孩子们渐渐长大了,各自组建了小家庭或外出谋生;郑为三的父母也先后去世了。郑凤思老人依然健在,虽然她已经87岁了,却是身体硬朗、精神矍铄。看得出,老人在这个家庭生活得十分愉快,婆媳相处十分融洽。除了下地干活,姜凤春总是与婆婆形影不离。

神峰山庄老总闻彬军得知此事,大为感动,不仅上门慰问,还安排公司文艺宣传部门为其拍摄专题视频,大肆宣扬。同时,还许以高薪,邀请姜凤春到神峰山庄上班。

为了照顾婆婆,不让老人寂寞,姜凤春婉言谢绝了闻彬军的邀请,只选择了在属于神峰山庄的郑家冲农业基地做钟点工。这个朴实无华的农家妇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今人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她奉亲至孝的行为告诉我们,孝道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坚守的道德底线!

带着婆婆出嫁,是对世俗社会的挑战,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弘扬,更是一曲感人至深的人间赞歌!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