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银旺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现在慢性病呈多发且年轻化的趋势。一些人为此忧心忡忡,焦虑不安。笔者认为,学会与慢性病和平共处、共生共存,是人生特别是老年人的一道必答题。
正确认识慢性病,消除各种焦虑。从某种意义上讲,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等基础性疾病,是一些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带有一定“退行性”的病症。如果将人当成一台机器看待,经过几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连续运行,其“配件”(器官或血管之类的东西)出现一些毛病或故障是一种正常现象。出现故障的原因十分复杂,有遗传因素,有生活方式和习惯的影响以及药物副作用,等等。患上了某些慢性病,只要保持好的心态,控制得当,身体仍然可以保持比较健康的状态,照样可以长寿。我身边就有活到90多岁,有着长达四五十年高血压或糖尿病史的长者。因此,得了慢性病应正确对待,无须焦虑,更不能悲观,应以平和的心态看待,积极的措施对待。从“战略上”藐视,在“战术上”予以重视,与之和平共处,共生共存。
合理用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应严格按照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及时服药。定期监测相关数据,特别服药的副作用,请医生根据变化的情况,适时适当调整药品或用量。注意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或努力控制好并发症的进程。坚持药物治疗与饮食治疗相结合,根据病情特点,适当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尽量不吃或少吃可能加重症状的食物。
加强锻炼,不断增强体质。通过锻炼提高免疫力,努力避免因感染时症而加重基础性疾病。应保证睡眠时间,避免经常出现疲劳状况。戒烟限酒,限制热量过度摄入,有效控制体重;避免久坐和熬夜。
正确看待和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压力和困难,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认识和处理家庭内外的各种问题,不能因矛盾与纠结影响情绪,更要避免情绪失控而导致心脑血管意外。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善事,帮助他人,快乐自己。利用旅游、休闲、聚友、参加社会活动等多种方式,释放压力,舒缓情绪。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