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赛光电:冲刺投产 替代进口

本报记者 沈红星  通讯员 陈华 孟坤

2月21日,黄州城寒风凛冽,进入冰冻模式,但在黄冈化工园的尚赛新型光电有机半导体材料产业化项目工地,室内设备安装却“热气腾腾”。

大干快上,20栋主体建筑拔地而起,冲刺4月底试生产

吱吱的电焊声,隆隆的机器轰鸣声,清脆的金属材料碰撞声……走进项目一号厂房,只见反应釜、离心机、干燥箱等200余套生产设备设施基本安装完毕,80多名技术工人忙着焊接管线、制作风管、电缆放线……

在已完成简装的中控室,10多名施工人员正在安装大屏显示屏、操作柜等。

去年4月16日开工的尚赛光电项目总投资6亿元,主要生产光电产品及材料,进行电子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技术转让、技术服务等。一期建成达产后,年产新材料350吨,可以实现产值5亿元以上,税收3000万元;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8亿元以上,年税收8000万元以上,解决就业约300人。

“目前已完成20栋主体结构,设备已到货95%,到货设备安装就位100%。”指着项目形象进度图,尚赛(黄冈)新材料有限公司工程设备经理张浩亮介绍,在生活区,综合楼、研发楼、职工宿舍,装修队已进场施工;在功能区,1至5号仓库主体工程已完成,污水处理厂、消防泵房、环保辅房等正在安装设备;在生产区,变配电所已投入使用,1号车间设备安装已完成70%,2号厂房已完成3层浇筑。不到一年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完成投资额近3亿元。

“速度的背后,离不开黄冈各服务专班解难帮困,高效服务,安评、环评等10多个审批都是在完成专家评审后一周内拿到批复文件。”张浩亮表示,项目开工以来一直在加速跑,高峰期200多台大小机械,近600名工人同步施工。当前施工重点是1号厂房OLED材料生产线,必须快马加鞭抢进度,冲刺4月试生产、年底满产。

填补国内空白,实现进口替代,带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与黄冈项目施工现场一样火热的,是武汉尚赛科研大楼里,数十名研发人员在为黄冈项目提供源源不断的新产品而忙碌着。

“我们致力于实现核心光电材料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及批量化生产,填补千亿显示产业上游多项核心材料空白。”

黄冈尚赛光电投资方武汉尚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庄少卿介绍,公司拥有100余项专利,完成了多项先进电子功能材料的技术攻关,且性能达到全球领先,打破国外垄断,成为国内头部面板企业的核心供应商。

目前已经有多家客户等待来黄冈项目工地实地查看生产车间,等着下订单。

庄少卿说,黄冈项目建成后可达千吨级的半导体的年产能,直接对标国外的技术标准,填补国内在光电显示领域上游关键材料的部分空白,实现高端材料国产化、进口替代。

研发在武汉,生产在黄冈,黄冈尚赛光电是市区主导产业的延链补链强链项目。

黄冈高新区负责人说,抢抓武汉都市圈机遇,发挥市区比较优势,着力打造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在黄冈化工园推进光电子材料专业园区建设,尚赛光电等一批高精尖项目的引进,不仅加快黄冈与武汉光谷“产业同链”格局形成,必将带动我市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有机泛半导体材料,作为‘卡脖子’技术,尚赛光电的主要竞争对手集中在日韩欧美。我们还要逐步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在庄少卿看来,在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和显示产业链,上游空白非常大,亟需高专业化、高技术化、高资本化的系统运营企业来填补,市场空间广阔。

对尚赛光电的发展前景,其团队信心满满。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