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田县思源学校骆驼坳校区 瞿朝明
作为一名教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教学过程中了解并着力思考的首要问题。下面,本文围绕教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浅谈几点建议。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目的产生于需要,活动的动机也产生于需要。活动动机是需要的具体表现,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入手,想方设法阐明所学知识与他们未来的生活、未来的发展的利益关系,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对社会和对自己的意义而产生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以推动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求知欲望和认知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除产生于认知需求外,还产生于人的好奇心、好胜心。因此,教学过程,教师必须创造条件,如设疑、质疑,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生想知而未知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动口、动手,在学有所得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促使学生形成认知兴趣。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一旦对学习活动产生兴趣,就会产生探求新知的热情,就会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
教学方法需新颖灵活
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不仅跟需求、兴趣、活动的目的相关,而且与人们从事活动时大脑皮层神经元兴奋程度密切相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丰富有趣,教学方法新颖灵活,能提高学生大脑皮层神经元的兴奋程度,扩大兴奋面积,促进学生注意力稳定集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学习内容难度适中
人脑蕴藏着很大的潜能,教学内容太易会使学生不动脑,不感兴趣,不利于智力的发展。如果学习内容和要求安排一定的难度,这种难度如果适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学习可能性,就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
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学习成绩好,师生评价高,受人尊重的需要就会得到满足,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更高。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下功夫,尽最大努力引导学生当堂理解掌握所学知识。作业的布置、命题考试必须按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一些经学生努力能解答的问题,让绝大多数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会,这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措施。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性格、品质的培养和长远发展意义重大,还会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如何才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呢?
首先,找到共同话题,培养共同兴趣。我们可以仔细观察学生的兴趣、爱好,留意能让他兴奋起来的话题,发现能让他有成就感的事。以此为契机去创造与他们接触和交流的机会,打开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通道,进而产生情感上的连接。
其次,主动与学生谈心。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教师可以尝试和学生敞开心扉,在合适的时机和他一对一聊天、谈心。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真心为他着想,他就会对你心存感激,也就更愿意在学习上给予积极的回应。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