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老师

罗红苏

与刘宝珍老师结识,要从我6岁报名上小学时说起。

1965年开学季,与我同龄的孩子都在父母的带领下,报名上学了,而我却因父亲工作繁忙、母亲生病住院久久没有报名。为了能和其他同伴一样读书识字,我在学校整整待了一天,没有离去。当时,刘宝珍老师发现我一直在这里,便劝我回家。

我说:“我也想报名读书。”刘老师就问:“你几岁了,知道自己的学名吗?”我回答:“我是3月5日出生,叫罗红苏。”刘老师同意我报名入学了,也成为我的小学启蒙老师。

在檀树小学的两年多时间里,我们得到了刘老师的良好启蒙教育。记得,有的同学不小心拉屎拉尿弄脏了衣服和裤子,刘老师及时帮助清理干净;有的同学家庭困难,没有文具用、欠交学杂费等,刘老师经常会自掏腰包,给他们提供帮助。在我的记忆里,刘老师像妈妈一样,给予我们关心、帮助和爱护,温暖着我们。

上初一的时候,班主任石咸顺老师教语文、英语两门课。他是武汉人,当时才20多岁,戴着一副近视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语文课上讲到成语时,他都要给我们讲一段成语故事;上英语课时,先是诵读英语课文,再讲解英语单词、英语故事,如《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福尔摩斯探案集》等外语经典故事 。

在石老师的启发和兴趣教学中,班里的同学对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胡泽芳、李作文、方峰进、潘桥兵、袁桥等同学的语文成绩经常在全年级名列前茅。石老师不仅是我们的老师,更是我们的朋友。我们每天上学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石老师,他总是摸摸我们的头,亲切地招呼我们。

我的父亲也是一名人民教师,从大冶师范毕业,1954年被分配到红安教书,这一干就是42年。认真严谨是父亲一贯的工作作风,在几十年如一日的教学过程中,父亲心不离教学、身不离讲台、手不离粉笔。

在小学教学和管理岗位上,他团结带领教师一起开创学校教学新局面。在列宁小学工作期间,学校服务半径内的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普及率为100%,升学率保持在95%,各科教学质量位居全县榜首,挤入全省先进行列,一大批青年教师成为省、市、县学科带头人,成为红安小教界的中坚力量。

在县实验小学,他和教师一起先后完成了现代教学、实验教学、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学教材的实验,顺利通过了上级主管部门的验收,为学校的整体教学改革铺平了道路。

从二程到檀树,从福德到紫云,从七里坪到县城,受父亲的影响,在我们姐弟四人的生活中,见的最多的是人民教师,联系最多的也是人民教师,一路走来,我们深知人民教师的不易。

前几日,遇到曾经与父亲一起共事的老教师,他拉着我的手说:“红苏啊,你父亲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教师,工作认真严谨,办事公平公正。”虽然父亲已离我而去,但永远活在我的心中。他是万千人民教师的缩影,燃烧自己,照亮他人前行之路。

在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我要向人民教师送上最诚挚的祝福,祝愿所有的老师幸福安康!桃李芬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