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每一粒种子都在阳光下绽放

当第一缕晨曦掠过薄刀峰,栗子坳便睁开惺忪的睡眼——学校的旗杆是丈量天光的尺,铃声是叩醒群山的钟。这里,教学楼的砖石浸着书院的风骨,少年宫的窗棂嵌着新时代的图腾;这里,城乡教联体的血脉在板栗树与桂花香中悄然交融,把革命老区的倔强酿成教育的陈醴。你看那晨雾中奔跑的红领巾,不正是大别山最鲜活的绿芽?你看那穿梭于教室与田埂的身影,何尝不是新时代最动人的风景?教育的犁铧正在这片热土上,犁出万千种子生长的轨迹。

栗子坳的晨光

大别山的薄雾被铃声揉碎,城西小学栗子坳校区的旗杆挑破天际。

晨露未晞,孩子们奔跑的足音惊起檐角的麻雀,城西小学的桂花香与山坳的板栗气息在风中交织,如同城乡教联体的血脉悄然相连。

这里,养正教育秉承革命老区的倔强,在红领巾的飘扬中凝成一道温暖的弧线。  

蓝布衫的老教师扶正眼镜,粉笔在黑板上刻下“养正致远”。窗外的操场上,少年宫的剪纸社团正将红纸裁成蝴蝶,戏曲社团的童声咿呀如水波漫过青石板。武汉理工大学的张干教授抱着助学物资跨过门槛,纸箱的棱角映出二十六年光影的折叠——那是“捐资助学二十”公益活动永不熄灭的烛火。他的白发与留守儿童的红领巾,在晨光中凝成一道温暖的弧线。  

舞台上的星火

四月的阳光斜切进礼堂。

幕布拉开时,一千双眼睛点亮了黑暗。六年级的玲子踮起脚尖,将莲湘舞的铜铃摇成山涧清泉。她的母亲坐在第三排,指尖不自觉地摩挲着节目单上“非遗传承”四个烫金字——三年前,这位农妇曾因女儿怯场而流泪,如今却在家长志愿者的队伍里,为小演员们缝补戏服上的流苏。  

舞台是块神奇的磁石。元旦晚会的聚光灯下,五年级的男孩将武术操打得虎虎生风,他的父亲——那位总缺席家长会的货车司机,此刻正用手机录下全程,镜头微微颤抖;合唱团的童声掠过红歌赛的台阶,把《映山红》唱得漫山遍野,退休音乐教师胡奶奶的指挥棒在空中划出彩虹的轨迹。教育局彭毅局长曾说:“教育要让知识长出翅膀。”此刻,无数羽翼正在镁光灯下舒展,带着山野的风,掠过大别山下这座小城的天际线。  

课间的跃动

大课间的哨声撕开云层,操场瞬间沸腾如跑跑跳的开水。

周一升旗仪式的肃穆还未散尽,周二周四的韵律操已让大地震颤——五年级的男孩将呼啦圈转成金色漩涡,三年级的双胞胎在跳绳交织的网中穿梭如鱼。最惊艳的是莲湘舞方阵,竹竿敲击声与铜铃脆响,将楚东民谣的韵律刻进眼角的纹路。  

家长开放日里,穿工装的父亲偷偷模仿孩子的武术招式,戴草帽的爷爷用手机拍下孙子篮球扣篮的瞬间。

当六(3)班的女孩完成第十个侧手翻,她的母亲——那位总抱怨“读书无用”的超市收银员,突然在掌声中捂住眼睛。或许她终于明白,教育不是装满知识的陶罐,而是点燃生命的火把。  

家校共织的网

家访的足音惊飞田埂鹧鸪。

彭瑶副校长叩开木门时,留守儿童小宇正对着墙上的奖状练习朗诵——最新那张“环保小卫士”证书,还沾着深能环保生态园的松脂香。他的奶奶颤巍巍端出板栗,说孩子每晚用视频向武汉的父亲背诵课文,屏幕那头传来机械厂的轰鸣。  

在皇庙岗社区的夜色里,五十双手臂编织成“爱的捆绑游戏”。投影在墙上的影子如森林冠盖,当母亲们在角色互换中触到孩子的孤独,“田螺润家”的标识在屏幕上旋转。这只背负小屋的田螺,驮着家长夜校的笔记、亲子运动会的汗水和“阳光纳谏”信箱里的字条,在教育的山径上蜿蜒前行。  

山野的绽放

体艺节的彩旗漫卷西风。

少年宫的剪纸作品铺满长廊,将《清明上河图》剪成罗田版的市井烟火;科技社团的火箭模型掠过栗子坳的竹林,带着卫星基地的星辰梦直冲云霄。最动人的是“劳动实践展”——孩子们用稻秆编成的蚱蜢、板栗壳拼贴的山水,让城里来的教育专家红了眼眶:“这是长在泥土里的美育。”  

暮色中,家长委员会的董大明擦拭着“诚信驿站”的木柜。这里陈列着学生自制的手工,标价牌上的字迹稚嫩却郑重。三年来,无人看守的驿站从未丢失一件商品,收银盒里的硬币叮当作响,仿佛在诉说“五同”管理模式中,那些关于信任与成长的秘语。  

光的来处

当最后一辆校车驶入暮色,万家灯火点亮山峦的轮廓。

那些在森林公园测量生命线的手掌,在生态园见证垃圾发电的眼眸,正在完成最静默的蜕变。教联体的年轮又添新纹,而武汉理工大学的书箱仍在路上——二十七载春秋,张干教授用扁担挑起知识的重量,托起了栗子坳小学的脊梁。  

此刻我终于懂得,为何山野的每一粒种子都朝着阳光昂首。因为一一

从教育局的蓝图到志愿者的行囊,从教授的教案到农妇掌心的茧,所有关于成长的光热,都在这里汇聚成永恒的太阳。  

作者:贺永刚,男,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罗田县作家协会副主席,罗田县委统战部知联会副会长;是教育部微刊《职教圈》校园文学栏目策划与主持人,湖北长江云朗读者。2019年创罗田县同心读书会品牌,先后导演罗田县两届(2017、2021)原创诗歌朗诵音乐会。诗文500多篇(首)散见于《长江文艺》《浙江诗人》《长江丛刊》《星星诗刊》《诗选刊》《散文选刊》等20余种省级及以上纯文学期刊。著有诗集《我的红酒叫落花》。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